举报
作为哲学,《似与不似》已经具有起码的资格和水准,但还可以进一步写的更完善,最好能把书本各章都有意无意的以“三”连贯起来,或直接和间接的提到“三”,这能给《似与不似》哲学的主题更鲜明,不会模糊读者思路而叉想别处。
非常感谢各位对拙著的肯定! 哲人闲思老先生说得不错,我确实缺少对西方文化的亲身体验,真是人生的一个缺憾。 今后只要有出国的机会,一定会抓住不放的。近来有朋友从欧洲旅游回来,向我津津有味地介绍其所见所闻 ... 天茂 发表于 2010-6-14 11:07
4# 天茂 田茂先生,客气、客气,老吾也只是犯了职业病,才会如此多事;抱歉、抱歉。也谢谢王瑞贤先生胜邀,让老吾在此放肆,请诸位多多原谅 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6-14 20:26
多谢天茂兄把书留在两极哲理网公诸于世,以您的智慧和精力,给多点时日,相信一定能成大器留名。我因工作非常忙碌,上网和写文章不多,加上“七十之前不宜抛头露面”,所以两极哲理的日常活动和管理,都交给了团 ... 王瑞贤 发表于 2010-6-17 04:21
天茂老师是智慧极高的人,什么东西都一点即透。根本不必过谦! 一日之计在于晨 发表于 2010-6-17 10:23
1# 哲人闲思 《似与不似》说什么的? 田中 发表于 2010-6-18 11:24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58 , Processed in 0.0652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