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咋活就咋活,这是中国老人的黄金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9 13:0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咋活就咋活,这是中国老人的黄金时代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西方社会早就迈向了老龄化,人到六十才算步入壮年——我没想到的是,中国老人们也即将迎来这一天。
  比起热衷于打肉毒针瘦脸的西方婴儿潮一代,中国老人的一生可谓命途多舛:他们孩提时赶上了大跃进和自然灾害;风华正茂的青春期遭遇了文化大革命。饥饿、社会运动和政治打击夺去了他们的青春,提前给他们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然而此后三十年,随着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老人们似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个春天,终于可以去挥霍他们从未感受过的青春。不同于人们对中国老人的刻板印象,他们中有许多人既不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也不爱为儿女的事操闲心。除了打太极、搓麻将和管闲事等传统项目,城市中产阶级老年人开始玩起了单车、暴走、广场舞等户外运动。
  有趣的是,他们今天能有钱有闲、能享受财务自由,得感谢当年给他们的青春留下缺憾的中国共产党。在许多中国大陆的城市里,人们退休之早,令人难以置信。在许多男性从55岁、女性从45岁起,便不再工作开始领取颇为丰厚的退休工资。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自己的房产,上世纪90年代城市住房私有化时,他们几乎相当于免费从国家那里分到了一套家庭住房。
  有人将这场私有化称作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性财富转移,而它的受益者正是今天六十来岁的暴走族、单车族和广场舞大妈们。在上海瑞金街道骑行俱乐部,你能看到不少成天乐呵呵的大爷大妈。每逢周末,他们便会穿着荧光色的紧身衣,去上海周边骑行,每日里程很少低于100公里。
  5年前,在俱乐部的组织下,老骑手们一路向北,历时29天骑到了内蒙古。车队里年龄最大的骑手那是就已74岁了,为了完成1700公里的壮举,他给年逾古稀的老伴买了辆4000元的自行车,而自己却骑一辆不能变速的“买菜车”。
  我与自行车俱乐部的骑手们年纪相仿。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和一位20来岁的《金融时报》同事加入这群骑行老鸟的行列,我骑着中国人所谓的“买菜车”参加了俱乐部的活动。结果,为了避免半路累死我们,老人们不得不将原定行程缩减到区区15公里。
  那是周日早上7点,我们骑车前往郊区的某个公园。一路上,我发现身边经过的每个人都老当益壮,精力充沛得让人羡慕嫉妒恨:他们打太极的打太极;玩健身器械的玩器械;遛鸟的遛鸟。相比之下,中国的年轻人反而更倾向于“宅”在家里上网煲剧。他们从小娇生惯养,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一穷二白和颠沛流离,自然不如老年人坚韧。
  中国的老年人的精力无比旺盛,他们吃了一辈子苦,现在终于可以吐出苦水尝点甜头了。
  矮小的杨建华今年71岁了,她以前曾在工厂里上班。退休后,她才算真正享受到人生无尽的乐趣。她兴奋地用手势和体态向我展示中国老人们充实的生活:唱歌、跳舞、绘画和弹钢琴。66岁的林学军是杨女士在自行车俱乐部的骑友,退休之前他曾在国企担任高管。5年前退休时,他觉得必须活得精彩方能不辜负光阴。现在每个周末,他都要去骑行;每天游一小时泳、散两次步。他的骑行装备都非常专业,简直应该去做专业的老年健身教练。他告诉我:“与其把钱花在买药上,还不如花在骑行装备上呢。”
  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的零售业分析师马修·克拉布表示,近年来,老年群体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力军。中国六十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超过了英国、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人口的总和。这些中国老人有可支配收入,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们想要的绝不止尿布和婴儿食品。
  经过毛泽东时代的锻炼,这些坚韧的老人将是长寿的一代。如今他们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展开,未来几十年里,他们将把更多钱花在自己身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2:07 , Processed in 0.0724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