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3年10月03日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89|回复: 5

(一)能使心灵平静的两极哲理浅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5 13: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两极哲理之定义

所谓两极哲理,是指当发生了一有形或无形的事件时,同时也制造了最少另一有形或无形的事件的道理;这另一事件也许已经发生,也许还没有发生,但一定会发生。例如当你用手指推动一根筷子或一把尺的一端时,另一端即随之移动。虽然你只推动筷子或尺的一端,但另一端也一起被牵动了。又如当你把一个银币丢出去时,这个银币落到地上会发出声响、滚动,或甚至打伤人。从此看出:银币丢出去也同时制造银币发声、滚动,或打伤人的事。可以这么说,我们生活里发生的有形或无形的一切,都合乎两极哲理。朋友拿你来说,你和蔼可亲,人家会喜欢你;但如果你有理或无理打人,人家会憎恨你或还手打回你。


依据所述的用手指推动筷子或尺、把银币丢出去、和蔼可亲、有理或无理打人的事件,我们将其称为两极哲理的前极。后来被制造的事件,则可称为后极。见下例:


                          前极                                            后极
事件一              手指推动筷子或尺      制造了              筷子或尺的另一端随之移动
事件二              银币丢出去               制造了              银币落地 + 发出声音响 + 滚动
事件三              和蔼可亲                 制造了              人家会喜欢你
事件四              有理或无理打人         制造了              人家会憎恨你或还手打回你

前极与后极的关系也很明显,好或对的善性前极,通常会制造对你有利的善性后极;不良的前极,就会制造对你不利的恶性后极。如上述例子“和蔼可亲”方属善性前极,“有理或无理打人”则属恶性前极。既然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应该去做那些不良的恶性前极,而应该去做好或对的善性前极,赢得善性后极。这就是两极哲理所要提倡的。笔者以为:友善待人、尊老敬贤、爱护亲友、敬业乐业、济穷助弱、为国服务、爱好和平、保护环境、造福世界等等,均属善性前极。而憎恨疑忌、狂妄自大、自卑自艾、逃避责任、脾气暴燥、谎骗偷盗、贪污枉法、奸淫打杀、破坏他人家庭、出卖朋友、出卖国家、污染环境、发动战争等等,则属恶性前极。


二、两极哲理与宗教

两极哲理并不属于宗教,但有趣的是:此哲理似乎与许多正统宗教的基本义理有所相似,又可以用较为生活化的方式进一步来解释许多经典里没有说明,或解说得深奥的教义。佛教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是教人们要多做一切有利国家和人群的事,而不做一切危害社会国家、人群的事。为什么呢?这个奥妙的所在,即是两极哲理的前极与后极的因与果。笔者以为:“众善奉行”是善性前极,会制造善性后极;“诸恶”是恶性前极,做了一定会制造恶性后极而伤害了别人和自己。这么说吧,你有理或无理打人是个恶性前极,或会制造别人打回你的恶性后极,或会制造被警察捉去坐牢的恶性后极等。如果你打人而不被人打回你或没被捉去坐牢,那不等于你打了人而没有恶性后极,因为被打的人会马上憎恨你,旁人会认为你很野蛮而反对或抗拒你。“憎恨你”及“反对或抗拒你”就是你打人所制造出来的无形恶性后极了。你可能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道理,而笔者的阐述不仅阐明了这个佛学道理,然而也运用两极哲理进一步辩证地述析,使读者明了人生的众多“两极”是对于一个人有多么的重要啊!现在换句话说,佛学说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以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说得也是不错啊,而两极哲理除了说明因果关系之外,却同时告诉了大家“报应”是即刻发生的(有形或无形的后极),并非“若有不报是时辰未到”的深层哲理。


《 圣经》 里有一个没有解释清楚的道理,就是耶稣说过“要爱护你的仇敌”。为什么耶稣这样说?一位资深教友告诉我:因为这是主告诉耶稣的话。为什么主也这么说呢,教友无法说个清楚。两极哲理就很容易将其解释清楚。“爱护仇敌”是善性前极,能制造善性后极,即:仇敌被感动或怒气被消减。仇敌因此可能对主或耶稣做出善性后极,逐渐地化敌为友,达到世界和平与造福人群、世界的崇高宗旨。


回教“圣训”的《 劝善止恶》 篇里提到:“你们必须训戒人民行善干好,禁止他们为非做歹,否则,完全有可能的是:你们将遭受阿拉的惩罚。”为什么要行善干好、不能为非作歹呢?阿拉又怎样惩罚呢?圣训所述“行善干好”是善性前极,它会制造善性后极;后者“为非作歹” 是恶性前极,它会制造恶性后极而最终伤及自己。那么恶性后极的结果也许会被捉去坐牢或受良心责备等,这不就是阿拉的惩罚了吗?


佛陀释迎牟尼为提婆达多这个敌人、叛徒、罪人治病的事迹(出自洪德仁编著的《 初级佛学读本》 )、基督耶稣的转过脸让仇敌打另一边之说(出自《 圣经》 )、先知穆罕默德为猷太邻居送羊汤的事迹(出自马来西亚中文电台周日广播)等等,都属善用善性前极、制造善性后极的事例,借此化敌为友,达至和平共存与造福人群、世界的宗旨。


笔者再重复:就是一切万物的存在都有两极哲理的辩证关系。佛教、基督教、回教等,都有善性前极,能出现善性后极,所以能千年长存。反观一切邪教,则属恶性前极,能出现恶性后极,所以常遭排斥或亡教的厄运。


三、两极哲理与生活

并非只有圣人才懂得两极哲理,企业的乐捐与赞助行为,也是善性前极;从而制造消费者对该企业的认识、好感,则是企业所要达到的善性后极了。


如果你买了一件不漂亮却便宜的衣服,你不会因它的不漂亮而后悔,这是因为你的内心觉得平衡舒畅的缘故,因为有失(衣服不漂亮)也有得(却很便宜)。这是显而易见的两极道理。不漂亮可说是买衣服的前极,制造了价格便宜的后极。如果读者对这个例子有争论性的话,请暂时不要加以理会,因为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告诉你两极哲理能给予你“内心平衡舒畅”。买衣服的经验相信你有吧?你的感受是否和我所说的一样呢?至于它有什么的争论性,不妨继续看两极哲理的全部篇章,相信你就会明白的。


四、两极哲理之运用

在工作上、在家里、在生活中的不如意,会令你产生怒、忌、疑、恨、思、愁、哀、惊、惧等内心的不平衡,而这些不平衡的情绪长久被压积,则会导致病痛伤身。对这类情绪而导致发病的事例,古书和近代医学都有所记载,这里不再赘言。现在你可以在事情发生或还没发生时,借用两极哲理去分析、运用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或许你对两极哲理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倘若再参考下文及例子,试验三几个月,也许还能把这类不平衡的情绪加以纠正呢。


先前以买衣服为例来说明两极哲理如何平衡内心情绪,此说前后两极,是属于简单两极。不过在我们的生活里,一般需要以衍生后极(即是由后极再制造出来的后极)加以思考、觉悟之后,才能达到平衡心里情绪的功效。以下分述:

前极            后极                        衍生后极
单身            寂寞及其他               自由及其他
失恋            病苦及其他             “塞翁失马”及其他
不被升    薪金无大变动及其他    职责及工作量无大变动及其他
新工作量增加  职责增加             经验增加,上司信任增加、在公司地位升高


朋友,如果你打算做单身贵族,那你必须要想到遭遇“寂寞及其他”后果的“心理准备”。如果有这么一天,你在公司里的新工作量增加,你是不是也要有“心理准备” ?因为上司正在信任你,你有机会升级或加薪;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多而大发牢骚。倘若你有了“心理准备”,接下去,你会做好应该面对的工作和解决新问题,那么你的内心情绪就会得到平衡了。


所述各例,有得亦有失,这即是物之两极也。而是得或是失,往往是你主观的判断,能悟出此理者,乃“善”之极方面的开始必能使然。如此思想,人的心灵都会比一般人平静。


以上各例都是单一事件里两极哲理给予心理平衡的例子。在生活里,你还得以多层事件的两极关系互相比较,才能达到平稳情绪的效果,例子如下:

前极        后极        衍生后极
搭巴士        不方便        便宜
搭德士        方便        贵
驾车        很方便        非常贵


如果你时常觉得驾车好过搭巴士或德士的话,那上述例子告诉你搭巴士、搭德士、或驾车,都各有得失。就说你是搭巴士的话,也不必羡慕驾车者,因为有些驾车者的银行储蓄也许不比你的多呢。


两极哲理能平衡人们的内心情绪,从而达到心灵平静的境界;你一切的善举,你做的一切善性前极,都能一点一滴地助你达到这个境界。只要有恒心有悟性,假以时日,必能如愿以偿。届时,人生之真谛,世间之奥秘,也许你有一天会恍然大悟。在看看世界各地,宗教常是动乱的泉源之一。两极哲理即存有各正统宗教之相似义理,也许千万年之后,此哲理能融宗教为一体,化战乱为和平,并为人群、世界造福。

http://www.lee-philosophy.org/viewthread.php?tid=47&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09-12-2 17: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宁愿相信王先生的两极哲理是宗教而不是理论。

宗教中也有理论,但宗教的理论有很大的倾向性,自园性以及灵验性。自园性是真理的从相对存在走向相对的绝对性的必要条件,而灵验性跟科学的实证性的逻辑关系不是一回事。所以宗教内的理论与宗教外的理论有异界的差异。俗话叫做不可同日而语!

王先生的理论属于宗教性质的理论。
发表于 2009-12-3 2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2# 光明
哈哈哈哈,光明君讲话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09-12-4 14: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宁愿相信王先生的两极哲理是宗教而不是理论。

宗教中也有理论,但宗教的理论有很大的倾向性,自园性以及灵验性。自园性是真理的从相对存在走向相对的绝对性的必要条件,而灵验性跟科学的实证性的逻辑关系不是一 ...
光明 发表于 2009-12-2 17:45


呵呵呵,我们当然尊重您的个人意见。

不过两极哲理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强调积极、强大精神力量的唯物主义。是对当代新加坡人精神特质的研究和归纳。正在进行中,欢迎朋友来共襄盛举。
发表于 2009-12-25 11: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我们当然尊重您的个人意见。

不过两极哲理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强调积极、强大精神力量的唯物主义。是对当代新加坡人精神特质的研究和归纳。正在进行中,欢迎朋友来共襄盛举。
两极使者 发表于 2009-12-4 14:43

论坛确实办得不错!对重要的理论问题一定参与学习和交流!
发表于 2009-12-25 21: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5# 光明

谢谢鼓励,非常荣幸

呵呵,两极哲理所追求的,正是帮世人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3-10-3 22:22 , Processed in 0.0602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