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洋政治乱中国(六):从“人民管理政府”到搞垮东欧共产国家的“辩证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2 15:5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是20091031日。16年前,当我开始写两极哲理时,就面对要写给谁的问题。大致上我把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是写给个人应用、处理个人情绪的文章;另一类是写给国家、社会应用处理群体情绪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极哲理”当然要有试验的平台。处理个人情绪的部分,是以我的生活作为试验平台;而处理群体情绪的部分,当反复斟酌,最终决定大致以中国作为平台。因为在上世纪的90年代,中国的政体还似乎处在“何去何从”的路口,充满了可能性和发挥空间,引人关注,也最适合作为我写作的试验平台。弹指一挥间,如今一写就快二十年!想不到中国政体的走向,还和我写的蛮吻合。其中《为民政体》(全名《为民民主政体》,见网上拙文《从李光耀身上提炼出来的政体:“为民政体”,又名“新加坡政体”》)所提及的“软件”和“配件”,有的已被中国“安装”,有的还在等待“安装”(如:公职人员申报个人财产就是例子)我也常戏称自己是中国的“不食之食客”,就是不收费的献议者的意思,痴心不改,乐在其中
顺笔,中国“安装”公职人员申报个人财产的“软件”阻力似乎很大,难免令执行者日夜忧思!依愚见:假如能先由最简单的申报做起,然后每年增加一点新要求,阻力也许会很少。言简意赅不需赘述,一爿热忱昭昭可鉴,我盼普天下炎黄子孙的根脉蓬勃,中国一路走好!


“人民管理政府、政府管理人民”的5层次
话说我十多年前认为,假如中国的经济增长能维持在最低4%2020年,她就能走出自己特色的政体,这政体会是我说的《为民民主政体》,简称《为民政体》。中国从90年代起,经济一路以双位数高增长,当时我计算的这4%增长数有人觉得低的太可笑。然而,年初的金融大风暴,一度让许多人开始怀疑她是否能做到。还好,看来今年保8%不成问题,中国接下来的政体方向,应该能令人满意。


《为民政体》的一大特色是:“人民管理政府、政府管理人民”。一个“反人民”的政府从本质上来说是非法的。人类文明发展到21世纪,通观全球,人们对政府的“管理”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以“选举”为核心的组建政府的权力,和各种形式的参政议政权力。把“为民政体”抽丝剥茧,有以下5个层次:


第1层次:属于初级单向管理形式,就是政府为主体,人民作为客体。管理的体系是倾斜的,政府那头重。
主体的管理职能很低级,被作为客体的人民的一般政治反弹活动所牵制,这种牵制属于“人民管理政府”,如:示威、游行、抗议一类“濒危”、“涉暴力”活动等等,国家的稳定局面收到挑战,乱象丛生
第2层次:属于初级双向管理形式,就是政府、人民两个都作为主体,具有基础层面的互动。管理体系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平衡。
其特点是在前面“第1层次”之上出现了“对话与交流”的个别形态,比如一些形式的广开言路、采纳建议,政府了解民情的对话、改善民生的对话等等。较为妥当的参政议政管道通畅,人民可以一定程度上实行“管理政府”。
第3层次:属于高级单向管理形式,管理体系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倾斜的态势,以人民那端为重。
“对话与交流”发展壮大了之后,是强调人民监督政府的层次,如:以各种各样的监督来揭露行政人员的不当行为、揭露政府的施政偏差,等等。是“民主”的生长快速阶段。 
第4层次:属于高级双向管理形式,也就是实现人民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约,同时让政府实现对国家的有效管理。管理体系达到成熟的平衡状态。
管政”切实落到实处,有能力的合适人士或民间团体等参与管理某个政府机关、或成为议员、市长、部长,等等,这是根本;此外参政议政管道进一步成熟,并得到法律保障,人民对政府的“管理”在选举权之外,可以有效落实,而不是基于当政者的意愿。
第5层次:属于理想式共同管理,“还政于民”的理念彻底实现,人民与政府在权力方面取得完美平衡,政治体系设置优化、高效,人民不再作为“弱势”忍气吞声
在这个理想层次里,人尽其才!体系保障任人唯贤。人才选拔、评价体系科学而高效,人民参与政府决策和管理成为稀松平常的状态,有本事,就出来为大家做事,状态不在了,就让位给贤能,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头等大事,这个要点作为基本共识深入人心。如此既能消除政府“独大”之尾大难掉的种种弊端,又能使整个体制高效运转。比如普选制往往带来竞选者哗众取宠而降低政府运转效率的情形,在此可以根治。当然,目前在技术上、人文素质上还远远不能实现,所以瑞贤强调这是“理想”。

依拙见,用这个发源于新加坡的《为民政体》框定局势做个简评的话,目前新加坡是处于第4层次的“高级双向管理”位置,而中国则是刚踏入第3层次的“人民监督政府”,尚有一段不短的路要沉稳推进。


《和谐工程》在这里的功能是:当“官民互管”进入不同层次时所产生的矛盾,需要一个对错的行为标准来作为“对照”,这“对照”就是《和谐工程》的人类行为准则“做对人及人类有益的事,不做对人及人类有害的事。”
这“准则”因各国国情的具体差别当然难免存有出入,但是一来聊胜于无;二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老实说,两极哲理的出发点就是实践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细化、科学化途径。我说归根到底人类这种“万物之灵”的出路在于宏扬“仁爱”的积极力量,一个善性的起点,加上“有心”的精细化、科学化途径,是足以战胜不确定的灾难因素,以实现人类进步的。这一点被朋友调侃为“浪漫”,呵呵一笑。

G7G20G2
话说不知何时开始,全球的经济先由7个经济强国主导,后来变成了20个强国,今年金融大风暴过后,很多主导经济的20强国都不行了,唯独中国的经济还能急流而进,有独占鳌头之势,因此有见识的人士倡议由中国和美国来主导全球新经济体系但据说中国犹豫不决,怕一入此局,后患无穷,G2给人的错觉导致其成为“众矢之的”而不利自己的发展与崛起。
不妨坦言,假如中国是被美国邀请成为G2的话,这是符合老子所谓的“无为而为”的自然力量使然,接了更容易完成“天降大任”的使命。当然,先前的顾忌还是要去处理,但危机意识过度就会成为“杞国无事忧天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抱着“做对人及人类有益的事,不做对人及人类有害的事”的行为准则,相信一切困扰都能迎刃而解。这其中的玄机说来不玄,通俗言之曰“正气凛然”、“正义的力量”。这行为准则就是来自瑞贤发明的《和谐工程》,朋友们闲来无事不妨把它当成“通书”读一读哦,期待与您商榷。


中国最大的对手
我的感知,中国80年代的年轻国民还是乐于接受现在的政治体制,所以,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应该能持续到2040年而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那么,中国最大的对手或敌人来自何方?
依我看,是来自其自己。
60年的建国历程中,风雨坎坷不说,但是“众口难调”,中国也难免制造了各种各样的“积怨国民”,分布在宗教、族群、分裂者、觊觎者、利益集团冲撞之受害者等等之处,我估计这些“积怨国民”的人数没有亿计,也有千万计,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假如各处的“积怨国民”内外串联起来同时发难,能量之大,不可忽视。他们当中或有迹象走如此策略,企图以国内贪腐作为燃点,攻向执政政府,不可不防,而化解之大道,还要归于一种温柔敦厚、祥和坚韧的“无硝烟之持久战”,在此推荐瑞贤的《和谐工程》。

搞垮东欧共产国家的“辩证法”
东欧国家也是西洋国家。前东欧共产国家之所以一个个的灭亡,我认为很可能和他们推崇“辩证法”有关。个人推敲,自从辩证法被黑格尔发明而马恩宏扬之后,辩证法就在前东欧共产国家逐渐被接受,作为治国安民的法宝。我在上世纪的60年代曾经偷偷的看毛泽东的“红书”,偷偷的收听中国第一颗卫星发回来的“东方红”,也接触过华文的辩证法。但到了20世纪结束后,我还是无法看懂辩证法。直到两个月前,有大陆网友说“两极哲理”是“彻底唯物”,这又引起我的兴趣,夙缘再起于斯,呜呼,不读则已,一读倾心,越看越起劲。对辩证法之3大规律—— 一、“矛盾统一”,又称“对立统一”;二、“量变质变”;三、“否定之否定”——感慨万端。


“矛盾统一”的内涵离不开“阴阳特质”,也就是两极哲理的“两极”之间的“哲理”。“量变质变”说的是事物会因量的变化而(质)变化,也是最基本的“两极哲理”。“否定之否定”是说事物在稳定的“对立统一”状态之后,又一定会产生新的“对立”,否定了原来的“对立统一”;之后,又再出现新的“对立统一”局面,如此不断发展;“否定之否定”是属于两极哲理所说的“衍生后极”范畴。


辩证法的确是一门好学问,既卓绝又高明!然而任何一种理论,它可以是“利器”,可以是“大用”,但本身不能主动创作价值,对吗?辩证法是这样,传统东方哲学里的朴素观点也是如此。至于谁优谁劣,谁包容谁?一来,和大家对哲理的认识过程有关,先入为主是难免的。两极哲理在事物自然变化之法则一文共列了17个规律,辩证法的3大规律都被录其中,但两极哲理的17个规律却没有像辩证法那么入微与科学分析,而这也不是坏事,因为这给了后人许多做学问的空间。不过,两极哲理也有胜过辩证法的地方,因为辩证法只论述单数事物(或是模糊论述复数事物)的变化和处理,而两极哲理则有论及单、双、复事物的基本变化和处理。哪种更好用、更适用跟习惯有关,鸟飞鱼跃各得其便,这些都是个体选择的问题。
二来何妨各执己见?不过从符号形象所传达的意义上来分析,我们认为(一家之言),“阴阳”之道更能提示“危机感”、“畏惧心”,所以东方黎庶善积累、留余地,比如在西方的金融次贷危机里这个“哲用”就看出来了。当然没有一种理论是尽善尽美毫无瑕疵的……东欧的社会主义之失败令人扼腕,如果把问题集中在哲理上来分析的话,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其各国的政局并非不够积极(以前苏联来说,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何尝不是忧国忧民之举,然而惜哉其道不深不谨缺乏反观思路……),并非没有“对立统一”的聪明,而是小觑了阴阳各半的天下大势……


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全都与“阴阳”之“两极”有关。话说回来,我猜辩证法之能搞垮所有前东欧共产国家,是他们除了懂得辩证法之外,对“阴阳”之“两极”却一窍不通。而中国人却不同,几千年儒释道并存的格局使他们的血液里几乎具有了“阴阳”的基因,在应用辩证法时,也自然而然的把老祖宗的“阴阳”之“两极”融入其中,弥补了辩证法在这方面的许多贫瘠。


两极哲理有“辩证”之利刃,又有“阴阳”之稳重;“阴阳”和“辩证”,在两极哲理获得了“统一”。


啊!神奇的两极哲理;然而,朋友看了说:浪漫的王瑞贤!呵呵笑,欢迎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请上《两极哲理》网查看: http://www.lee-philosophy.org




瑞贤/05/11/200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32 , Processed in 0.0735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