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实质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 10:0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茂 于 2010-5-2 10:05 编辑

仔细想来,所谓公理化方法,之所以在集合论这类成熟的大系统内不能很好运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存在着这样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认为系统里必须有个始点,也就是说,任何系统要由绳子来组成,而不能是链条结构的。

这在数学还处在低级阶段时确是这样。所以在19世纪末以前的一千多年来,在数学的一些较小分支,特别是在欧氏几何中,公理化方法确实也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数学系统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集合论的创立和罗素悖论的发现,公理化方法的弱点就一步步地暴露了出来。

请观察、比较一下图2-3中的这两幅图,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完整系统的内部完全可能出现矛盾(图2-3(a)的任二边与另一边的立体性相矛盾);而一个残缺系统(图2-3(b))的内部,则一定可以避免这样的矛盾。这就是说,在一个系统内部,要想满足一致性,则完全性就要受到损失,这就是绳子结构的特性;反之,若想追求完全性,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使一致性受到破坏,这正是链条结构的特性。这不禁让人想起“抱残守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之类的老话来。

我国文学巨著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为什么魅力无穷?这和丢失了八十回以后的二十八个章节有着极大的关系。随着红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高鹗的四十回续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指责,在现代红学界,几乎是给予了全盘否定,许多学者对高鹗简直是深恶痛绝;同样的道理,古希腊雕塑“断臂维纳斯”为什么也会魅力无穷,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这和其“断臂”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历史上也曾经有许多人妄图接上断臂,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值得注意的是,1931年哥德尔证明的“不完全性定理”也具有类似的结论:对于那些重要的系统,一致性和完全性是不相容的。这里哥德尔所指的“重要的系统”,推而广之,正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发展得较为完善、较为成熟的链条式大系统。钱学森教授称之为“巨系统”。


2-3  完备系统和一致系统结构比较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2:06 , Processed in 0.0670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