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太极新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5 14:5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易经》 有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太极是指宇宙里天地星辰还未形成之时的混沌状态。无极则是指太极未形成之前,宇宙里只存“阴”与“阳”能量的那种状态。笔者由两极哲理所得到的领悟,是“无极生太极”乃是一切事与物发生的必经过程;太极与无极现在还是存在于一切事件物质之中,而且两者还在不断地“发生”与“还原”。譬如:当丈夫打妻子时,丈夫从还没打到开始打,再到打了妻子的这一过程,“还没打”可说是处在“阴”与“阳”的能量状态。此时“阴”“阳”能量在互相牵制,如果阴阳不平衡或失调,就会产生“开始要打”的状态。“开始要打”虽然看不到,但却可以感觉得到当时的混沌气氛。换言之,“开始打”可说是处在太极状态。“打了妻子”则是两仪的开始,即妻子开始反应,她可能反抗、可能伤心、可能离家,或有其他的反应。

妻子被打之后,往往会产生气愤或伤心等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不被疏导,会越积越多,最终会变成仇恨或怨恨。最后是夫妻时常不和而往往以离婚收场。妻子被打之后所产生的情绪,虽然不是实体,却可以感觉得到,也可说是一种太极状态。假如妻子的情绪开始转变成仇恨或怨恨,妻子此时内心已经有一股“阴”“阳”失调的能量,是处在阴阳不平衡的无极状态。这种不平衡的无极状态一般上会再产生事端,即所谓的生太极,再生两仪,生……,最终是夫妻离异。这个例子里,无极(“还未打” )已从太极(“开始要打” )走到两仪(“打下妻子” ) ,再走回太极(“妻子产生情绪”)、进入无极(“仇恨或怨恨” )。丈夫打妻子是一个恶性例子,所以往往会造成阴阳失调的无极状态。假如丈夫体贴妻子,通常会结出和谐的无极状态,夫妻的结局当然也会和谐收场。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及国与国之间的活动,常常会制造出类似上例的“两极”(无极与太极)状态。若要此状态和谐,我想两极哲理所说的凡事先做善性前极、以取得善性后极,是最适合不过的处事哲学了。

你要如何去察觉太极的存在呢?假如当你做事时觉得有得又有失、或有失又有得,或当你觉得是在走中庸之道时,你是处在太极状态,“得” “失”即是两仪。你处事中庸,两仪即是中庸之道的两个极端。你当然希望你及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能“两极”和谐,这样,你的一生就会幸福美满。要达到这种和谐状态,也许两极哲理的律法:“善极能产生善极” ,能帮你完成心愿。

3/3/1997

http://www.lee-philosophy.org/viewthread.php?tid=72&extra=page%3D1
2#
发表于 2009-11-30 06:59:21 | 只看该作者
笔者认为两极哲理善前极的前提确立后必然与相同的前提形成一个共同点,两极以此点为中心产生环环相扣的良性因果关系
用哲学名词体用来解释,其形式是无形事物主体极与有形事物客体极,此两极共同组合为善前极连环因果关系变化的体,而阳主体极与阴客体极是体现这个体的微妙之用。前者的无形事物主体极与有形事物客体极为体:后者的阳主体极与阴客体极为体中架构呈现的微妙之用。前者两极含有原因与结果、主导与被主导、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后者两极亦含有原因与结果、主导与被主导、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前者是纵的关系与后者是横的关系、前两极与后两极存有本质与属性的关系。人、组织、国家都以这种存在形式存在,以两极哲理方式来思考这种存在形式也包含两种状况同时存在,即静态状况与动态状况。一切事情发生都是主事者自身的两极存在形式由静态状况转换成动态状况:王瑞贤先生在《太极新论》中所论述的无极与太极是事与物发生必经的过程……..。先前所提到的只不过是人、组织、国家外在的两极存在形式,有外在存在形式也必然有内在的两极存在形式,换一句话说人的思维也必然以两极存在形式存在于内部。一切事情发生都是主事者内部的两极存在形式,先由内部或内极静态状况转化成动态状况,内极的两极和谐是善前极的保证,然后落实到行为上时这种自然而然的力量便善化外部环境的人、事与物。:组织与国家是集多人于一起,用领导者善极思维主这个概念,便可以清楚的概括了组织或国家两极存在形式的无形事物主体极,即精神或心理层面。另一方面在人的思维里也可以形成两个思维存在形式,一个正、一个或多个正、多个反,因此在思维上便能够进行比较、选择、思考、推理或否定,或成立新的依据。这些过程都以两极存在形式线移、形成点,由点到面,然后成立体三度空间,即人的认识亦含两极存在形式。
请阅读李光耀回忆录378-379页,(东盟的未来)。东盟成功与否,苏哈托总统角色至关重要,虽然他在执政初期因为一些印尼官员一意孤行而稍有失误,但他很快地调整了处事作风,采取了同印度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组成员国截然不同的立场。在苏哈托的领导下,印尼不以霸权国的姿态出现,不坚持己见,反而处处考虑其它成员国政策和利益。正因为如此,东盟其他成员国才能不把印尼当老板,而是在平等的基础接受印尼是老大。
笔者以两极哲理从思维与存在、或从领导者善极思维学的角度来探讨,东盟组织是以善极为前提并含体用两极的事物。
每一个领导者在进行正常的善极思维活动时,都必须具备三项基本要素,即领导者善极思维主体、领导善极思维客体、领导善极思维工具。也就是说参于领导活动的人,是领导者 思维主体;领导环境提供的思维原料,是领导思维客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然后在内心里进行加工并在内部两极和谐的基础上所反映的形式,是领导善极思维工 具。在领导思维活动中,缺少其中哪一项基本要素,领导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只有三项要素同时具备,才能进行正常的领导善极思维活动。
苏哈托与其他东盟成员国领导共同组成领导者善极思维主体,即领导者善极思维主体由两部份组成,第一部份是主导部份,即领导,第二部份是从属部份,即被领导。在领导活动过程中,领导者的善极思维活动,其思维主体的意识所指向的一切客观对象,即领导者善极思维客体。这里谈到善极的良性连锁反应与领导者善极思维主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另一方面以两极哲理看事物发展的规律,东盟内部或外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必然形成合作或竟争关系,事物本身拥有的结构素质的优劣势,在竞争中的事物将同样会受到阳阴两种势力较量的后带来的冲击或打击,阳是顺势发展力,阴是逆势后发展力,也就是说正是由于这两极带来的冲击或打击,于是有盈有虚,有消有息,有屈有伸,从而形成了万事万物的种种衰旺死生之现象,这是善极社会里竞争中产生的自然现象,因此善极心理学或善极思维学将格外重要,例如情绪平衡术,思维学或心理学方面对贪念、仇恨或妒嫉的发生与控制等探讨也是当今必须研究的主要课题。这是笔者对两极哲理的一些感悟,不妥的地方请多多指正与纠正。
3#
发表于 2009-12-4 15:48:0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字的,顶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16 , Processed in 0.05307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