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利威:纳吉先发制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30 13:0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利威:纳吉先发制人
陈利威
2015年07月30日


热点话题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革除副手的决定,符合预期的政局演变。那是纳吉面对各方政治压力,整肃内外的策略。把副手拉下马、剔除公开发表不同意见的部长、撤换总检察长,是延续压制内部异议的动作。类似的政治手段,是马哈迪所擅长的。然而,纳吉是否拥有像马哈迪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在现有的政治架构下,前副首相慕尤丁其实无力改变被迫辞职的事实。纳吉已经获得最高元首的首肯来重组内阁;换句话说,慕尤丁的下台符合宪法。在党内,他也只能等待巫统的党选来挑战纳吉。在还没有行事之前,纳吉已经展延巫统原本在今年的党选到一年半之后,因此,这个管道已经关闭了。慕尤丁早前同意这个决定,是他最大的失策。
一众反对党议员呼吁慕尤丁,联手在国会提呈倒纳吉的不信任动议。这是一个可行的管道,然而,慕尤丁在纳吉宣布撤换其职位的第一反应,是表明自己可以接受,并表示将效忠巫统和履行署理主席的职位。作为一生奉献巫统的领袖,他也将和马哈迪一样,维持尊严,不会和反对党合作。
慕尤丁曾经是柔佛州多年的州务大臣,其政治影响力主要在南马。在被革职的消息获证实后,纳吉的面簿关于该消息的贴文底下,有诸多支持慕尤丁和要求纳吉下台的回应。类似情绪性反应,并无法说明慕尤丁拥有强大的政治支持。很多回应,极可能来自本来就属于反对党的支持者。
鉴于1998年安华被马哈迪革除副首相职位的经验,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对于慕尤丁的下台,旁观者的反应是一种看着另一出政治闹剧的冷漠,更多于当年无法压抑的愤怒。因此,并不会有安华事件般的大型示威出现,公民社会将对他的离开保持沉默,短期可能会有持续的闹剧,不过也将草草落幕。
慕尤丁缺乏马哈迪和安华的政治光芒和魄力,难以号召更广大人民的支持。这主要在于,他在位期间,并没有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建树。反之,他是放弃数理科用英语教学的始作俑者,原本在马哈迪时代加强英语的政策,被他取消了。还有一段关于他接受外国媒体专访时,使用破烂英语的视讯,也常常是社交媒体的笑料。这样的领袖,一般人对他的离开,并不会感到对杰出领袖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的心疼。
慕尤丁在被革职的隔天,还在尝试宣誓效忠,而且否认任何企图推翻纳吉的野心。若有人向纳吉发动不信任动议,他将遵循党的决定来投票。这样的表态,完全不像有战斗力的领袖,已经把一些支持者原本气愤的情绪浇熄。这种俯首称臣的姿态,或是一种偃旗息鼓策略,等待时机才来行事;不过纳吉的突发招数,短期而言已经大胜。
所以媒体形容的“政治大地震”,在内阁重要职位变动上或许正确,但这个地震不会为纳吉带来很大伤害,反之,是他巩固自身权力的扭转点。而慕尤丁的后续动作,看来也已经太迟了。在一马公司丑闻爆发的开始,人民已经引颈长盼,等待慕尤丁作出更果断的政治决定,然而他却一再拖延,甚至让纳吉延迟党选。一度的黄金时刻,在他被革职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纳吉则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纳吉砍下副手的这一步棋,是向党内部发出更强烈的信息,宣示权力,即所有不同意见者最好是乖乖听话,不然结果就像慕尤丁。因此,巫统内部甚至国阵联盟党对他的反对声音,将更微弱。
清理了内部,纳吉现在需要面对的是,来自反对党和公民社会的激烈批评。纳吉也开启了对外部的部署,除了早前通过司法控诉一些反对党人士,不久前一些社会活跃分子也发现自己被禁止出国。观察者认为,一些特定人士已经被圈定为逮捕的对象。
如果在非常时期,发生一场大逮捕并不稀奇。虽然马国人民拥有高涨的民主意识,然而,温和的政治示威行径是一贯的做法。执政者并不担心这种政治表达,它不足以带来政权的变革,也不足以推动民主进程。
政治观察家开始重新认真看待纳吉的策略,因为经过了那么多的丑闻,从他夫人的奢华作风,到个人贪腐滥权的指责,还有来自多位巫统元老的批评,他不止老神在在,并且成功通过反对党之间的矛盾来分裂他们。如今,在朝的对手已经落马,在野的对手身在牢狱。纳吉先发制人,他的对手应该吸取这一次昂贵的教训。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forum/v ... thash.aeI9Tqwq.dpuf
2#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3:08:4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是马来西亚私立大学讲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2:07 , Processed in 0.0601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