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张建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哲学的定义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2-17 10:05:35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请原谅我不会说门面话,不只如此,大话,空话,我也懒的说。
理想中的哲理是迷人的、神秘的,但人们往往低估自己已有的,而高估和理想化我们所渴望的;扯淡也未免扯太远了吧。
人在生活中有许多必须的规则,比如东西一定要摆放得有条有理,穿衣服一定要跟季节配套,吃饭要选择适当的饮料,出于礼貌一定要送礼,到时间一定要睡觉,做爱一定要保持一种姿势等等。人被促成那么多的一定,为什么?因为以前的人服从过从中得到好处嘛,又或者是看人家这么做他也这么做了,其实这些‘一定’的规则本来就毫无意义,只是被自己圈定在一个框架上而已嘛。奇怪的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给圈住呢?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4:3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建民 于 2009-12-17 14:43 编辑

20# 天茂
     你既然承认哲学从属于学,承认学比哲学更基本,也理应承认哲学不是最基本的概念,承认哲学可以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进行定义。

     人为了生存发展不能绕着问题走,哲学难定义我们也要克服困难去定义它。在面对哲学定义难的情况下,你不努力、我不努力、他不努力困难依然存在,只要我们正视哲学定义难的问题,坚持严格科学的态度,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给哲学一个准确定义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天茂老师你说是吗?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4:54:27 | 只看该作者
21# 阿丫丫

    啊丫丫先生所言充满理性,我们不应被旧观念框住,只有挣脱自为和人为的束缚,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进步。让我们相互激励、相互鼓舞,相互促进,共同迎接明天的辉煌。
24#
发表于 2009-12-17 15:44:4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呵,张兄好涵养,赞!

这位阿丫小朋友说话很尽兴,风格与众不同,忍不住多看两眼~
25#
发表于 2009-12-17 16:07:33 | 只看该作者
20# 天茂


神的话语与道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它们与两极哲理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两极哲理是现代的科学语言描述,比过的描述更具体,更科学!两极哲理与事物一元论是应时代产生的理性认识结果。它有时代的价值。比较一下就不同了。
26#
发表于 2009-12-17 18:4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茂 于 2009-12-17 18:51 编辑
20# 天茂
     你既然承认哲学从属于学,承认学比哲学更基本,也理应承认哲学不是最基本的概念,承认哲学可以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进行定义。

     人为了生存发展不能绕着问题走,哲学难定义我们也要克服困难去 ...
张建民 发表于 2009-12-17 14:38
我认为哲学虽然不是最基本的概念,但由于其内涵太多了,外延也太大,这个特点确定她不可能精确地被定义。因为从逻辑上来说,内涵与外延式是反比关系的,但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却不符合这个规律。
比如在您的哲学定义中,我看就没有把现代最热门的分析哲学包括进去。
27#
发表于 2009-12-20 00:00:59 | 只看该作者
哲学是研究、阐述事物变化、发展规律(也可以说是事物的非直观性特征)的一门学科。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观个体对它的学习、掌握、运用,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主观个体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通过事物外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来分析、总结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28#
发表于 2009-12-21 19:48:5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越辩越明,越推敲越精炼。
29#
发表于 2009-12-22 11:14:18 | 只看该作者
27# 风路

我的未来意愿是建构现代逻辑思维易,即以哲学作为主导,科学作为辅助。逻辑思维是前者的核心。此核心又分两部分,一、影响心理诸善性与恶性因素的研究、掌握与控制,二、哲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应用于生活与社会,从微观而达宏观。前者与后者又紧密与领导者思维学挂钩,其目的将为未来各种组织进行预测与培训工作。现代逻辑思维易与周易有本质上的不同,它不受理、象、、制约,而在逻辑思维作用下产生创造性的理、象、数上发挥。经由逻辑思维产生的理、象、数,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凡受训过的经理观察问题都可以有一致性的见解。因此,我所发问的问题仅为了学术而不是针对作者,特别声明。

您是否可以阐述一下,哲学与科学定义的不同,因为上面的定义与科学很相似。能否具体一点解释,,事物发展规律是什么。科学研究者经常说,认识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多谢。



1
30#
发表于 2009-12-22 13:35:00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哲眼观世界栏目中有一篇"认识哲学"的心得,如先生方便可以去看一看。
31#
发表于 2009-12-22 17:33:13 | 只看该作者
30# 风路

您的心得我读过了。有许多不容易明白,例如,

.由于多数人对事物的变化、发展的规律往往只是潜在感知,而不能进一步进行描述说明,因为这些分析、总结活动,常常是在无意识(或潜意识)状态下完成的。少数人则利用文字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概念化,从而形成了哲学这一门学科。


我的哲学观是,认识事物须经历三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悟性认识阶段是和客观世界对应,理性阶段是以悟性阶段作为基础而进行思考或推理。把第二阶段阁在一边所进行的推理便是形式逻辑的推理。这种推理将陷进在文字逻辑的推理,最后检验时必然过不了关。
张先生的事物一元论的认识观就是以悟性认识和客观世界对立统一对应为依据,自然混屯中发现,界定、抽取后得到的理性认识结果。一切突破性的科学新成就都是经历这过程后而被肯定。张先生认识论观点与我的相同。
从您文章中取出的这小段,阐述的是理性认识结果,这结果可以是哲学的或科学的理性认识结果。可能有某些内容还未完全表述。


32#
发表于 2009-12-22 20:55:54 | 只看该作者
31# 鹊鸣 很高兴先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会在我的心得认识哲学重进一步进行说明。我感觉利用别人的地盘探讨这个问题,不太礼貌。
33#
发表于 2009-12-23 11:34:55 | 只看该作者
“一以贯之”!

“道”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名目、特色、式样呈现,取决于政治经济人文环境和受众的特点,有时候包装为“神的话语”也是高明,不管沧海桑田,它启迪和培养了人的心智,使人得安宁祥和的智慧,这才是意义所在。
34#
发表于 2010-5-9 03:34:10 | 只看该作者
问候博主!祝好~www.dgtfsw.com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09:43:21 | 只看该作者
.    我给哲学下的最新定义:哲学是人类发现、界定、彰显、产生本体或本源事物、获得本体或本源事物知识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哲学是人类的一种认识行为,任何行为都有行为的对象,没有对象的行为是不存在的。哲学的对象是同天地万物相对立的本体或本源事物。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第九章中指出:“于制造学术中,我们倘不管物质,便以事物之怎是为思想对象;于理论学术中,则以公式或思想活动为思想对象”。“于是,这里在非物质事例上,思想不异于思想活动,思想便合一于思想对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制造学术是指以俗物为对象的科学,他所说的理论学术是指以公式或思想活动为对象的哲学。
    哲学史上产生的各种哲学问题都可以简化为、还原为本体或本源是什么这个哲学元问题。
    老子《道德经 第四十章》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语句。这个语句翻译成现代语就是:天下万物是从“有”这个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有”是从“无”这个事物中产生出来的。老子认为“有”是天下万物的母亲,“无”是万物之母“有”的母亲。
    什么是产生“有”的“无”?谁是万物之母的母亲?
    我认为:产生“有”的“无”是指使“有”具有规定、封界和名称,得以从混沌自然中彰显和产生出来的人类认识活动,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哲学或形而上学;人类追求事物本体、本源的认识活动、哲学或形而上学是万物之母的母亲。
    哲学是人类的一种认识行为,人类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是在人脑中产生、发出的行为命令或行为意识的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人的行为意识是人体或人脑行为的内容和统帅,人体或人脑的行为是人脑产生和发出的行为意识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的规定,是社会意识。因此,哲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具体的行为是社会意识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我认为:哲学作为以本体或本源事物为对象的人类认识活动或行为,它的直接目的是认识、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本体或本源事物、获得本体或本源事物知识,它的终极目的是,在掌握本源事物非本源事物全面知识基础上,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一般事物,获得一般事物的知识,形成事物一元论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以指导人类认识和改造天地万物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22 , Processed in 0.06820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