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 “链条”的两类“环”各有各的用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2 10:5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理解“弱肉强食”、“以大压小”、“欺软怕硬”这样一些常理。但却不易认识“以柔克刚”、“大智若愚”、“物极必反”这些具有相对深度的道理。也就是说,在人们的认识中,常常缺少一个最关键的环节。这也就是许多片面认识的根源之一。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刚能胜柔”、“柔能胜刚”和“刚柔互有胜负”这三种观点,就会发现他们分别具有阳性、阴性及中性的特点。因此,就可以把在同一意义之下的这三种观点分别称之为“状态一”、“状态二”和“状态三”。总论中我们说过,“状态二”具有阴性,因此,它就要比具有阳性的“状态一”隐蔽一些,这就是“柔能胜刚”不易被人认识的原因所在。当然,这两种观点均有失偏颇。若能真正认识到“状态三”,才算是较为全面、较为客观的一种观点。

  但是,我们认识“状态三”,并不是说刚柔互有胜负,一半对一半。由链条结构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总是刚胜柔、阳胜阴、大胜小的。只是由于事物发展到极致,才会走向其反面。也就是说,只有极柔才能战胜极刚。因此,“以柔克刚”不是可以乱套的公式,只有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引出这种很特殊的结果来。这就是说,形式逻辑适用于“普通环”,而辩证逻辑还可以适用于“关键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45 , Processed in 0.0452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