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以外看中国——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4 20:5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以外看中国——



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模式”



假如有个穷朋友来你家做客,心有所求,但是“倒驴不倒架”,这种情形俗谓“打秋风”,目的是希望你能帮忙他致富或脱离穷困,但却又在你家里说长道短,批评你不会理家,指责你应该学他的一套,你的家才会更好……你会按他说的去改呢,还是根据你现在的成功模式去做?答案显而易见。

今天是20101123。不久前,英国首相带领了超过200人的庞大商业团队到访北京跟中国“擦肩膀”,希望能与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中国加强两国的商贸关系,借以挽救英国长期低迷不振的经济。英国首相也在中国发表演讲时还提到,希望中国能改善人权状况和走他们的西式民主政治。英国首相的如此言行,宛如笔者开头所说的穷朋友来你家的行为一样可笑,英国那种渐行无效的政治文明但却还希望活力焕发的中国跟它学老的一套,还真是可笑!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两个事实:一、欧美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经济灾难之下,始终没有检讨到政治的环节;二、英国这过气的老牌帝国会派首相带领庞大商业团队到访北京求助,说明至少已经有了相当一部分民众,默认了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总成绩。

胎在腹中本不具备“人格”,但当胎儿有了生命活力的时候,这未经法律认可(很多国家采用“脱离母体、独立呼吸”的科学标准)的“准生命”也会给外界带来关注,尤其是在胎儿的健康成长过程中,他所吸引的注意力是加倍的。中国现在还是第三世界,但有意思的是,它的内政外交,不分巨细,举手投足都能牵动世界舆论。恰如一群八婆在惊呼“有踢人了!”“哎哟他又翻身了!”假如上述英国首相带领庞大的商业团队到北京“擦肩膀”还不算是很好的例子而令你信服的话,以下热门话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今的中国,人民币汇率的升或降已能牵动世界、人民币的利率已能影响美元的起落、中国的通膨也能影响华尔街的走势、中国的货物供给和需求也能改变世界各国的货物价格等等。就是笔者所谓“中国模式”这个胎儿的生命力。




现在的“经济糖棒”,未来的“甜蜜黑洞”:

中国吸引力无法阻挡,各国已渐渐进入它的经济轨道。如今的中国经济体,已经能左右世界,中国的经济好坏,宛如家庭的男主人之于家庭的影响。之前靠“软实力”、“巧实力”的太太、公子、千金们,突然在一夜之间发现花样百出的现代经济再分配彻底崩盘了,当然张牙舞爪起来还是能踢能咬,可要吃饭穿衣过日子的话,居然除了调整自己之外,就是靠下大力的老爹养了。那么这位爹地是否患伤风感冒,也必然是一家之内(一“球”之内)的风云雨雪,严重影响大家的“天气”。
对于资本主义阵营来说,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一直是令人不屑一顾和耿耿于怀的东西。其实对侵略性强的国家首脑来说,用“骨鲠在喉”来比喻看中国的不顺眼也不为过。他们不懂老庄,也没听说过新加坡的“两极哲理”——幸而有个如彼不同的中国,现在成了他们的“经济糖棒”了吧?舔舔,就能活,就能借着甜头维系生命。
中国自身也富于奥妙无穷的“两极”生命力。看官们不要拿到处都有的贫富两极来说事。即便同样的贫富两极,有的地方是死的,有的地方就是活的。这跟文化、历史、民族、信仰都有关系。这里先按下不表。简单举例:我在美国常看到类似壮年乞丐举着纸牌“我需要酒精,给我一块钱!”在酒吧前晒太阳的现象;也在新加坡才超级市场外看到过老年人礼貌地向顾客收集别人不要的礼券贴纸,以换取食物和日用品;也在中国看到勤恳的小商贩风雨不改在街头贩卖蔬菜,尽管利润少到仅能赚来三餐……
中国有很多差别。这个崇尚儒家的国度,根本就是信仰“别”的。神奇的是,他们能用“别”把放到别处的死水一潭,在中国搞成滔滔江河。这其中的生命力,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奥妙的事!
单单以“城乡差别”讲,中国一旦开始大规模城市化而转型为城市经济,其GDP将持续高增长,其过程将形成“经济黑洞”,会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轻易的吸了进去,而成为中国的经济体的一部份。这将是个无比甜蜜的“黑洞”,中国的强大比美国的强大更有利于世界。到了这个境界,中国新政体已经完成成熟,能左右世界。这是天赐中国的厚礼。我希望中国能好好把握时机,以儒家的济世救人精神兼济天下、造福世界。


独特的国体

中国之所以今天能成功,和他独特的国家体制有关。

天下茫茫,名目繁多,其实不外乎两种体制。一种是“民主”色彩较重的(天底下从来没有绝对的民主),承认每个人具有平等的智慧和投票权(注意这个“投票权”的含金量),选出一个头儿领着大家干。在种体制下,这个头儿必需对贤愚不等的选民和建设者们,付出平等的应酬。
第二种是“人治”色彩较重的“民主加集中,就是中国模式。投票权不是均等的,更加专业、更加有智慧的决策得到更多的投票权和决策权。这样选出头儿领着大家干,唯贤是举!唯才是用!
只要在法治内运作,不消说,哪种效率更高是一目了然的。
中国的集体领导制的任人唯贤再次的古风新启,这不仅能绕过高风险、高成本,却不能确定回报率的民选,在强大的一党体制下,政治稳定,政府的行政效力高。这也是近些年中国屡屡震惊世界的根源所在,他们会集中精力办大事,这点非常了不起!只要民众日子好过,百姓得到实惠,这也能安抚那些执意普选民众的偏激,同时也避开了普选可能会带来的社会不稳和国家灾难。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当初中国共产党接管民国政权时,他们不仅接管中国的外交和内政之大权,也接受了辛亥革命以降的新文化,并加以发扬光大。民国遗留下来的一些治国哲学和体制(如:法律、公务员等),包括三民主义的民主和人权,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被一概取消。相反,除了去芜存菁之外,毛泽东遗留下来的“为人民服务”的治民哲学棋高一着,至今还是中共治国的宗旨,一直发挥着稳定有效的力量。真正是“社会主义”的菁华。


优秀的军队

海外对新中国的军队一路欠缺好感。自中共兴发起,红军、新四军、八路军这些队伍一没有国民党军队的新装备和美式军服,二来一直和主流报道里的“匪军”、“共匪”“毛匪”相挂钩,三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红卫兵、黄军装等形象实在糟透了,令人厌恶之极。这些都是历史的真实一面,而中国敞开国门不过是二三十年里的事情,也不能一味责怪外人以偏概全。
全面地、公平地说,中国的人民解放军的素质是非常优秀的!战斗力强,参加二战抗日、国共之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说起来人家就没输过。而且出过很多全人类军事纪录中的佼佼者与大英雄。除了舍生取义的英烈之外,他们纪律严明作风好,甚至涌现过不少为了民众的利益无私奉献的典型,比如雷锋这个名字,在西点军校也不会陌生。可以说中国的军民和谐度是相当高的,他们甚至用“人民子弟兵”这个称谓代替“解放军”的名号,可以说是名实相符。从当代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看到在经常发生的大小灾难里,这支“子弟兵”真的发挥了极大的力量,为人民做出了莫大贡献,赢得人们的敬爱好感,是一支很优秀的军队,也为国家的政治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解放军归属中国共产党全权领导,优秀的解放军宛如“中国模式”的骨骼;党政军高度协作、浑然一体,如此独一无二的政体正是“中国模式”的效率源泉。而军民和谐说明了共产党仍旧无愧于“得民心者得天下”。


深厚的“软实力”

中国多姿多彩的迷人的古老文化,备受外国人青睐,是一种稳固扎实的内外兼修的软实力。从老子的道和太极到孔子的儒学、从少林寺的武术到武当山的太极拳、从斑斓的敦煌画卷到悠扬的管弦民乐、从神秘幽雅的名山古迹到雄伟壮观的宫殿寺塔、从超然水墨书法到新款艺术、等等,极能感染人心,好像人有美好的皮肤,天生丽质,容易赢得好感。

然而很多外国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解其形不解其意。
拨开纷乱的矫饰,我谈谈为什么中国的这个“软实力”可以谓之“深厚”:
其一、 基督教义孳生出了“天赋民权”,佛教则穿透一切不同的表象和“轮回”寻求“真空”。他们讲的都是“平等”。其实老子的“道”也宣称“一以贯之”,希望人们无为而为,回归一样的天真境界,可惜一路来完全没有被中国的当权派采用过。中国的国计民生,遵从的是儒家的教义。也就是一个“别”。三纲五常、上下尊卑,他们有一整套的秩序来保证这个“别”。
其二、你可以说在平等、相同的环境里成长,会更加有利于个体优势的体现。有道理!
但是,就整体来看,气在相同的气压下不会动,没有风,是死气。水在相同的海拔上不会流,没有波浪,是死水。反过来,风水不好的环境,才不会鸟飞鱼跃,利于个体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太强调个体、民主的社会迟早得面对一潭死水的困境。而在这个僵局、困境里,软实力是浅薄的,谈不上深厚。
其三、如果说中国特有的这种儒家味道的软实力好,还真不是说“拿来”就能拿来的。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不好改,也不易学。

好在历史的轨道始终在“两极”间徘徊。月满则亏,物极必反,分合有时,兴衰有定。从来没有一种单向的沉沦或是发展。而中国的这个“别”有威力的软实力,用来治乱世更妙过治盛世。
其实任何生命力都是在“软弱”中形成的,“强硬”只会造就杀伤力。这里面的“两极”变易也是很多人视而不见的。


主和气避杀气

目前环球政治生态中有两个对立集团,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基督教国家集团,另一个是以主张恐怖主义而和美国对着干的极端穆斯林国家集团。自“911事件”起,恐怖主义成了全世界的头号敌人。
中国是一个无神论国家,两千年的儒家风尚使“和为贵”的理念非常深入。儒家的君子讲究“温柔敦厚”、仁义礼智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中庸”信条使人们能接受和包容各种宗教和种族,在信仰方面是属于温性国度,而温性国度能降低恐怖主义伤害。
加上中国不断被以美国为首的基督教国家集团利用各种手段打击羞辱,这却也被美国的敌人不予介怀,而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成为恐怖主义下手的目标,在减低国家被破坏的风险的同时,中国反而能集中精力和加速发展国家。
为什么“和为贵”呢?和气生财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和气乃是生机。没有生机的地域,哪里会发展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戾气、杀气都是死气,逞勇斗狠其实是欺负弱小,可以说在“仁义”上有亏欠,纵然赢了,也是以生命力做代价。
中国式的和气,不只有利构建“中国模式”,更有利于维系全球稳定和繁荣。


科技腾飞

用个欠准确的比喻来说:美式民主好像一帮人隔三差五就花大钱开派对,选出个最会讨好他们的家伙当经理,领着大家开饭店;而中式民主集中制则是靠民主大义、历史使命感一些高级动力,由纯度高的智慧择出饭店经理。
后者的应酬能力不一定比得上前者,但是工作能力就超强。领着一帮员工指哪儿打哪儿,效率很高。不光员工的薪水不成问题,渐渐有余力扩大经营,说要投入点资金精力开发新的锅碗瓢盆,成绩是令人侧目的。而在前面的“民主经理”来说,他们面向外部、照顾四方邻里饮食的远大理想,渐渐萎缩成自己人都吃不上喝不上。搞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的事,先要过好多扯皮的大关。

和平年代里,科技上创造世界第一,可以说是“游戏”指标。这代表着国家先进、发达,拥有进步的文明,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仰慕、尊敬和崇拜。中国已经开始在创造大量的世界第一,如:最快的电脑、最快的高铁、增长最长久的经济体、最庞大的市场、最先进的绿化环保创导和实践者、拥有世界最深的实验室来研究物理和天体学问等。在航天领域、军事科技等方面也有许多突出领先的地方,这些都能加强“中国模式”的完整形成,也是其效力的例证。
。从二战之后,总得来说世界还算平静,但国家大“游戏”里的“文战”现在也是日新月异。“文战”主要是利用不同的思想、信仰、文章著作、国际权威,等等,来挑起敌对或不喜欢国家的内部矛盾,借此栽培壮大异议分子和异议集团,再利用他们制造出更多的“发酵者”出来引爆内乱而达到推翻或削弱敌对或不喜欢国家的目的,但自己却不需要或只付出很少的代价却能完成任务。(详文请参阅文章“西洋政治乱中国(一)” http://www.lee-philosophy.org/viewthread.php?tid=91&extra=page%3D1
)近代的谋略和防守还讲究道德底线,当代的“文战”则把道义和廉耻一并抹煞,全身心投入到打垮对方的目标中。


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敢于与被西方敌对集团操纵的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较量,而打成平手的国家(来自新加坡海峡时报20101211的评论刘晓波得奖的文章)。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一路来大棒乱舞,没有人招架得了,中国的接招虽然没赢,但也没有输得难看,从中人们不难察觉“中国模式”的生命力量正在壮大之中,举足轻重。


13亿人口的潜在霸能:

中国是目前人口最多的国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相同的国家能让他作为发展文明政体的参照,所以走自己特色的新文明政体是正确的选择。从历史的角度而论,从来没有一个超强的国家的政体是先制定好了才去建国的,但所有超强的国家的政体却是自己摸索建成、由原点演变而来的,这是规律;中国目前的强盛,一定程度上说,正是由原点演变而来,由国情发展而来。方向正确,前途明朗,也因此能显现出他目前独具一格的生命活力。

中国13亿人口平均的教育水平高,八成以上具有初中以上的教育程度,生产力高,但竞争剧烈的结果,是导致生产和创造力强劲旺盛;然而,大部份的人民目前却还忙于居食温饱,处在人的基本需求阶段,相对不太热衷于关注国家的政治文明发展;换言之,中国发展适合自己的民主政体所遇到的阻力来自内部的少,来自外部的并不容易构成威胁。


最近,中国又一次地被西方敌对集团操纵的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羞辱,故意颁发诺贝尔和平奖给被判了刑事罪的刘晓波。这并非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第一次羞辱中国和其他国家,从两极哲理的观点来说,凡事有好必有坏、有弊必有利,谁都占不到便宜。必需指出,广大的海外华侨、华裔反而由此增生了亲中的向心力。假如中国一旦能把西方的如此打击羞辱很妥当的从愤慨转化为团结人民和建设国家的力量,13亿人口再加上海外庞大华人的支持,这股综合力量不仅仅是“市场”这么简单,其“霸能”是无可估量的,也是巩固发展“中国模式”的强大能量动力。


与世界文明接轨:

中共取代了国民党在大陆执政,也承接了民国的一些治国体制和政治哲学,孙中山先生也是十三亿大陆中国人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人权和民主,其实一直没有被否定,而是在不断加强。当然过犹不及的弯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新中国建国之初搞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直至文革浩劫。
可惜中国在进步,国外的很多人反而把热心捆在僵化、教条的老眼观里了,都忽略了今天成功的中国,已经把人权与民主视为普世价值,纳入国民理所当然的基本权利,在其治民哲学里,正在一步步的推广强化;关于这点,总理温家宝先生就不止一次的公开重申


结论:

中国60年走来,遇到不少外来的阻力和破坏,及国内天灾人祸;然而,他却能乘风破浪,度过各种惊险,而取得了目前如此辉煌的建国业绩,这并非是偶然,而是由于中国的政治历程蕴含了以上的价值,由这些价值组成的模式,就是笔者所谓的“中国模式”;由这些价值形成的力量,就是“中国模式”的生命力量。

进一步分析,“中国模式”并非一朝一夕产生,而是60年的政治结晶。这结晶的背后似乎还蕴含着一个由13亿人民凝结而来的“中国精神”,在不断的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假如说这“中国精神”是中国的灵魂,那么,“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的外形了。未来,只要中国的治国理念还是建构在为人民谋求幸福的生活,“中国模式”的生命就不会脆弱易毁,或说会坚韧耐劳、健康成长,这是来自两极哲理——一个注重发展变易智慧的新视角的评语。


两极哲理团队 25/12/20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02 , Processed in 0.0578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