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一、 两种目的不同的体育系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4 16:0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然从对人的健康、疾病和寿命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动”,不能像竞技体育那样竭尽全力,拼死拼活地动,而要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所谓“心意诚于内,肢体形于外”。我国的武术,尤其是内家拳,就是这种“动”的典型;而“静”,除像睡觉这样的“静”是必需的,人还需要一种似静非静、静中有动的活静,就像我国的气功或印度的瑜珈那样,也都是这种“静”的典型。所以说,如果从“体育”这两个字的本意上说,我国的几千年来形成的一整套以“养生”为主的体育系统,确实比西方的那一套以“竞技”为主的运动体系好得多(近年来西方人“静坐”、默想实践者人数也在增多,科学界对它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说明西方世界对东方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般说来,东方人较西方人含蓄一些,西方人则比东方人阳刚气十足,东方人善于综合地考虑事物的整体特性,而西方人则喜欢精细地研究事物的局部功能。

  比如我国的戏剧表演,念、唱、做、打样样都来,而西方的歌剧却只唱不说,话剧只说不唱,而舞剧则是只跳而不说不唱。

  二十世纪初,讲究“脚打七分手打三”的我国武林人士,怎么也无法理解西方人的武术为什么在搏斗时只准动拳而不让用腿。事实上,这些都是由东、西方思维特点所决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西方体育侧重于锻炼外部及局部肌肉筋骨的田径、球类、拳击等项目,竞争意识特强,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而东方体育则注重于锻炼整体及内部脏腑经络的武术、气功之类,竞争意识不强,讲究点到为止、以武会友,具有追求精神超脱的特点。这也就是东方人可以在相对注重个人全面素质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等技巧型项目上还能与西方人一搏,而在注重单一素质的田径、足球、篮球、拳击等力量型、速度型和对抗型项目上无法与西方人相抗的主要原因。我国体育界多少年来的“足球要冲出亚洲”的梦想一直也未能很好地实现,确实有着思想、文化和历史上的原因。只注重细枝末节,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23 , Processed in 0.0621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