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 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主要在于思维结构上的不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5 09:3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我们纵观这个世界的整个历史长河,就不难发现:中、西文化在结构上最根本的不同就是由于地理因素所导致的圈内与圈外、链条与绳子和极端与过渡这样两种文化特征的差别。

  由于受海洋岛国地理特性的限制,大量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导致后来流通性的商业行为成为西欧自古以来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生存方式,因此,西方文化就由自由式、开放式、闯荡式的活动特性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在行为上不受圈子约束、在思维上采取绳子式推理模式、在观念上追求极端的文化特征。

  而在中国,也是由于受地大物博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人们无需远游奔波,只要守着自己的小家园,勤劳、踏实地实行就地耕种,即可达到温饱。这就使得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行为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生存方式,其保守式、封闭式、固守式的活动特性也就导致了在行为上要受大大小小圈子的束缚、在思维上采取链条式结构、在观念中追求中庸的文化特征。

  西方游牧民族在绳子式的思维方式引导下,在西方社会里,丛林法则大行其道,在西方人的最高经典《圣经》里都在大力提倡“马太效应”,以至于弱肉强食、恃强凌弱、适者生存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同时还使得西方人心目中除了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没有任何可以束缚人们行为的圈子,“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以武力取胜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而东方农耕民族链条式的思维方式,使得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道德高尚”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他人、为君王、为民族、为国家着想的人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有智慧、行仁义、讲道德的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还使得中国人认为只有为父母、为君主才是高尚的君子,而为个人、为私利则是卑鄙的小人。

  自古以来,由于绳子结构的思维特性,西方人认为世界一定有一个绝对的总根源,而这个根源或者是精神的,或者是物质的,二者必居其一,不可调和;因此,在认识论上强调两个极端,强调斗争和对立;方法论上使用的是分析法,注重链条上的“一般”环节,容易看到的都是恃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力取胜这些常理,所以,研究的是事物局部,发展到后来采取的是科学实验与逻辑推理,强调的是清晰和明白,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科研成果。

  而中国人则由于其链条结构的思维方式,认为世界的总原因可以勉强归之为绝对性很弱的“道”,由“道”而生成的阴阳二气,互为其根,并由此产生天人合一的观念;认识论上提倡和谐与统一;方法论上使用的是综合法,侧重于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对待问题往往考虑的是以柔胜刚、以小赢大,以弱胜强、以智取胜这些非常理。看不起“技术”,认为技术和技巧是“末技”,特别强调对“道”的模糊体验,因此,最终追求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这样一些“虚”的、不可琢磨的“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24 , Processed in 0.0625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