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三、 原始概念都是模糊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1 15:4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哲学中比较清晰的概念,如唯物、唯心、本体、现象、运动、静止、知性、理性、逻辑、范畴、扬弃、异化等等,人们的理解基本一致,但几乎都是从西方传来的。而我们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许多概念如道、心、气、理、太极、阴阳、有无、动静以及玄、妙、禅、悟等等大都是模糊概念,每个人对此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不像西方概念那样认识比较统一。

  一般来说,愈具有原始性、本体性和普遍性的东西,就愈具有模糊性,愈具有不确定性,就愈具有多种意义下的“二重性”,就愈不能对它进行严格的定义和限制,也就愈说不清。数学中的“点”或“集合”等原始概念,就是如此。我们平常所说的“时间”、“空间”、“力”、“能”及“物质”、“精神”等概念,也都具有说不清的特点。列宁对“物质”下的严格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6),实际上并不严格。因为其中涉及到“客观存在”、“感觉”、“感知”和“存在”等模糊概念并不比“物质”本身更原始,这里似有“模糊推得清晰”之嫌,而且它与其对立概念“精神”的分界也是模糊的。当代社会新概念——信息,早在1980年就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当时对它已下过39种定义,到1986年为止,国内外对信息的流行说法已不下百种。被爱因斯坦称为“整个科学的第一法则”的“熵”,即使在物理学中,至今仍是一个很不清楚的概念27。但是,这些既抽象又模糊的概念,在人们对它的理解上,又都是清晰的,“仁者见之为之仁,知者见之为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易传·系辞上》)。所以说,集抽象与具体、清晰与模糊、本质与现象于一身的二重性,也都是这些原始概念的独有特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44 , Processed in 0.0529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