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0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 《老子》才是细水长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9 16: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上的儒家虽然奉行“中庸之道”,但实际上却和佛家的积极出世一样,在积极地入世,这两家都摆出了一付能够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救世主的样子,想用他们的说教来扭转乾坤,教导人民。这与道家顺其自然,并不积极地追求出世或入世的主张比较起来,显然是在走极端。为此,他们也确实赢得了众多的信徒。但在历史上,这两家之间的争斗却比较厉害,同时,它们也都曾遭受到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几次毁灭性打击,比较起来,道家在历史上受到的颠簸相对来说要小得多。鲁迅在《而己集》中就说过:“人们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出世不久的儒家的打击可谓大矣!五•四运动也把矛头直指“孔家店”。

有人比喻,儒、佛两家像狮吼,威震四方;而道家学说则像龙吟,只有有缘者才能相识。形象地描绘出“极端”与“和缓”两种类型的不同。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与道家创始人老子见过面后,回来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这样的评语真是恰如其分,一针见血,它道出了老子学说忽隐忽现,不易为人能够轻易所认识的特征。看来,我国道家思想不会像儒、佛两家那样容易被普通老百姓接受,却长期流传于知识分子中间的主要原因大概也就在于此。

愈具有轰动效应的东西,其寿命愈短;反之寿命就愈长。事实将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随着人们道德素养和认识水准的提高,老子的思想,将越来越会被现代高素质人群所逐渐认识和接受,而成为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优良工具。
2#
发表于 2010-5-9 18:13:49 | 只看该作者
1# 天茂

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现在或过去都比中国先进却不用老子哲学,而中国有老子哲学却不比美国强大,这又作何解?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比别人先进。

有长有短才是正常的。
4#
发表于 2010-5-10 19:40:22 | 只看该作者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比别人先进。

有长有短才是正常的。
天茂 发表于 2010-5-9 21:18


换句话说,田茂先生不要像许多中国人一样,认为老子的思想最行。任何时候,都有像老子这样有智慧的人存在(约10~50人),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里默默的发挥自己。这也是先生的答案的答案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2:09:58 | 只看该作者
袁腾飞语录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分成四种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和自然境界。咱们是在功利境界,杀人犯、强奸犯这都是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就是圣人们,他认为中国古代人达到天地境界的只有一个人,就是老子,孔子都只在道德境界。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2:12:15 | 只看该作者
要知道,冯友兰是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02 , Processed in 0.0509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