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 客观世界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平衡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9 15:5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解释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

从远处看,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出现了老子(传说为前571~?)、孔子(前551~479),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前565~486),随后古希腊也出现了苏格拉底(前469~399)、柏拉图(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前384~322)。对于这种东方出圣人,同时西方也出圣人的现象,多少年来困惑了不少的文人、学者,觉得无法对此进行合理的解释。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大杠杆的话,东方和西方就分别为这一杠杆的两端。假如东方出圣人而西方不出圣人,或者西方出圣人而东方不出圣人的话,世界这个大杠杆在那个时代就将失去平衡。这样的结果,无论如何也是不可想象的。

也许有人认为从分析的角度来看,在不同时空上发生的事好像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怎么能扯到一起呢?或许各位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就是说当年阴历八月十五和次年正月十五的天气状况有一个因果关系。上大学时讲概率的老师告诉我们:有人还对此做过统计,其准确率竟高达85%之多!这其中的原因大概连专业的气象学家也说不清楚。

近代科学家研究的混沌现象,就是与决定性现象、随机性现象都大不相同的一种特殊现象,它常常把一些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人们用常规的方法根本无法预料其结果。我们的世界,就像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此处有所变化,彼处必然响应,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严格地说,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互不相干的两事物,只是相干程度的大小不同罢了。
2#
发表于 2010-5-9 17:26:13 | 只看该作者
用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解释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

从远处看,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出现了老子(传说为前571~?)、孔子(前551~479),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前565~486),随后古希腊也出现了苏格拉底(前469~ ...
天茂 发表于 2010-5-9 15:57


老吾觉得这只能说是一篇读物,有许多归纳不清不楚之处,如:为什么只有“东方和西方”?没有北方和南方或中间之地吗?不行不行,这篇写得不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21:09:41 | 只看该作者
老吾觉得这只能说是一篇读物,有许多归纳不清不楚之处,如:为什么只有“东方和西方”?没有北方和南方或中间之地吗?不行不行,这篇写得不好。
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5-9 17:26
我们可以辩论嘛!

从世界文化范畴上来说,老先生您是不是应该承认只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说法呢?难道您听说过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说法吗?
4#
发表于 2010-5-10 19:25:4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可以辩论嘛!

从世界文化范畴上来说,老先生您是不是应该承认只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说法呢?难道您听说过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说法吗?
天茂 发表于 2010-5-9 21:09


请自己求证自己说的,同时也设法反过来推翻自己说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1:59:17 | 只看该作者
百度百科: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书名。梁漱溟著。原系梁漱溟为抗衡当时西化之说而开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系列讲演稿。本书将中、西、印文化概括为三种不同的人生路向:西方文化“所走的是第一条路向——向前的路向”,即征服自然、改造环境的路向;“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由此解释何以西方的科学技术发达,印度的出世、禁欲观念发达,而中国人的“住世”观念发达。作者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有一个根本变革,即“由第一路向改变为第二路向,亦即由西洋态度改变为中国态度”,因为“住世思想之最圆满者无逾于孔子”。
  梁漱溟关于中、西、印文化三路向的说法虽然只是一种直觉,但在当时却起到了“震撼”的作用,尤其是他对中、西、印不同文化路向的分析与说明,一下子避开了“全盘反传统”的锋芒,“使中国知识界感到迷惑,不知道应该怎样作出反应”;而对于一贯坚持文化主体性的现代新儒学来说,这种不同路向的分析与说明却起到了唤醒的作用——唤醒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民族特色的注意。所以,熊十力以“中流砥柱”来赞扬《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牟宗三也赞叹《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一部“深造自得之作”;而美国学者艾恺则认为,《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不仅“引起了东西文化的争论,并为1923年的科玄论战准备了前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44 , Processed in 0.0765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