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2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开头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9 15:4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知道,任何思想、观点及认识若明显地属于“状态一”或“状态二”时,都是一种偏向,正如古语所云:“过犹不及。”只有处于“状态三”时,才能够达到保持中正,恰到好处。《易经》的“时中”思想,儒家的“中庸”之道,老子之“守中”,佛教之“中道”,黑格尔的“正、反、合”,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中介”概念与“同一观”和毛泽东分析问题时所主张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无不都包含有防止两个极端、保持一个不偏不倚的“适中”态度的意思。
因此,我们可以对“适中”这个概念下这么一个定义:“适中”就是指两个极端或矛盾双方之间的那个最佳的平衡点。而矛盾双方正是“状态一”和“状态二”,显然,“适中”就是中介型“状态三”。
2#
发表于 2010-5-12 14:55:07 | 只看该作者
两头(状态一、二)本就是基于历史的总结,都是守旧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然是陈腐的。在陈腐的东西里寻求满足,恐怕是不可能的。还是开动脑筋找寻“状态三”吧。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3:39 | 只看该作者
正因为“三”忽隐忽现的特性,所以才需要找寻。
4#
发表于 2010-5-13 21:56:23 | 只看该作者
“三”有着就事论事的独特性,一照搬就不是“三”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5:52:21 | 只看该作者
照搬就得失重,就得出偏差,就是想出效果,就是“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2:50 , Processed in 0.0499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