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53. 钱理群(Changyoucian):《走进当代的鲁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6 15:1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7) 钱理群(Changyoucian):《走进当代的鲁迅》      Changyoucian转载:鲁迅及其传统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哲学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282741
   

   
   
    转载, 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标题为转载者所加
    ---------------------------------------------------------------------------------
    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在说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但是,我们要弘扬什么民族文化传统呢?究竟什么属于民族文化传统?我觉得在认识上还是有分歧的。有些人一讲民族文化传统,就是儒家文化,其实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原本是多元的,并不只是一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新文化,现代民族文化,而现代民族文化无疑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传统,首先要发扬的就是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民族文化精神。
    ------
    鲁迅当年在《野草》里即已宣布对至善至美的黄金世界的拒绝。我曾经说过,鲁迅彻底地摒弃了一切关于绝对、关于至善至美、关于全面的无弊端、关于永恒的乌托邦神话与幻觉世界——那通常是处于现实苦恼中的人们的精神避难所,鲁迅却要杜绝一切精神退路,只给人们及自己留下唯一的的选择,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完美、不圆满、缺陷,并从这种正视中杀出一条生路。
    ------
    只是人们不愿意承认新文化已经形成了传统,更不愿意承认鲁迅也是一种传统罢了。因为这传统首先是反传统的。
    ------
    因此,当鲁迅在《野草》这样的散文诗里提出他的诗性哲学的命题:“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并因此而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现代思维方式、思维路线时,大多数中国人,以致中国的知识分子、诗人,仍然沉迷于绝对的二元对立的直线运行的思维之中。他们当然不能理解鲁迅,尤其不能接受鲁迅称为“我的哲学”的《野草》。
    ------
    但鲁迅的思路、思考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愿意、仍在想问题的中国只知识分子与中国人:思考在继续。
    在众多的后续者中,我要说说其中的两个人。
    首先是诗人穆旦。
    ------
    当诗人穆旦40年代在他的诗里,宣称:“一个圆,多少年的人工,我们的绝望将他完整。毁坏他,朋友!让我们自己,就是它的残缺”时,敏感的评论者立刻指出,穆旦的诗是对追求至善的终结的绝对理念的自觉的超越。但评论家少说了一句,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强调的,穆旦这里所进行的对以圆为中心的传统哲学和传统美学的超越,其所要倡导的以残缺为中心的现代哲学与美学,正是对鲁迅哲学、美学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展。
    ------
    但这又是怎样的一份苦涩、沉重的精神遗产啊。
    ------
    我们已经说过,这样的思考、追求,是过于沉重与残酷的,这里再也没有了英雄主义的豪情,盲目、浪漫的乐观,也不是冷漠的超然与回避;是冷静的逼视,是清醒的超越,诗人穆旦甚至感到了自己“仅存的血正恶毒地澎湃”。这自然也容易使人们联想起鲁迅所拥有的“刻毒”恶谥。
    ------
    作为思想者的宿命:他思考着、探索着、无所顾忌、毫不回避地直面社会、人生的一切挫折、失败、艰辛,正视历史的一切血污,他就注定要与痛苦结缘,但他同时也一定收获着丰富。鲁迅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说的是同样的意思。
    ------
    穆旦之后,又有了顾准。
    ------
    到了五六十年代的顾准这里,科学地反思与批判社会主义的任务,才提到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前,成为必须作出回答的历史使命。顾准是最早意识到、并且自觉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值得注意的是,顾准几乎在承担这一历史课题的一开始,即与鲁迅的著名命题“娜拉走后怎样”联系在一起思考。他一再这样说:“我们也可以效法鲁迅“娜拉走后怎样”的口吻,问一下,罗伯斯彼尔不死,而且彻底胜利了之后怎样?”
    ------
    在顾准独自摸索前进时,穆旦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继续着他的思考。------但无人注意穆旦晚年诗歌里的这些思考。至今也还有人想抹煞顾准的名字,或者装作视而不见。无法无视的鲁迅,则希望或要求把他的思想钝化:他们的当代命运既然也如此的相似。这是因为人们正在强迫遗忘,掩盖一切历史的血污与痛苦,更不能容忍鲁迅、穆旦、顾准式的对历史的先验结论的重新质疑。但这一点,恰恰是不能让步的,没有记忆与疑问,这就意味着没有思考。这将是真正的精神死亡,没有痛苦,也没有智慧的丰富。
    正是为了反抗精神死亡,我曾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生郑重推荐了鲁迅全集和顾准文集。我这样写到:“这是本世纪两个真的人写的真的书。借用鲁迅的话,这是血的蒸汽,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现在再推荐,当然还要加上一部《穆旦诗全集》。
   
   
    ——节选自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45 , Processed in 0.0777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