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030.元素形成的顺序是金属、非金属、气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2-27 02:0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030.元素形成的顺序是金属、非金属、气体
2018.2.27
据说“氢”在低温下是可以转化为金属形态的,从《元素周期表》来看,化学元素的形成顺序居然是金属、非金属、气体形态。
《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四个分区,如果氢元素也算金属元素,前三个分区全部是金属元素。从第三周期开始,第四个分区开始有部分金属元素,并且以梯形递增,到第六周期时只剩下一个非金属元素和一个气体元素。
如果周期反映阶段性重力条件,由星球层次决定,分区反映的就是阶段性重力条件的元素结构,可能与光子密度的变化有关。而元素的形成顺序是由低到高,能够形成低端元素,才有高端元素的形成。所以,适应性最强的是低端元素,有了低端元素,才有高端元素。作为所有化学元素的初始元素,氢、氦元素可以在太空到星球内核的所有环境形成。星球的所有层次可以没有高端化学元素,不会没有低端化学元素,即使作为核聚变的中间环节,它们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未必定格在低端形态。
在大气层中,据说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这是氢气裂变为偏电荷光子的临界温度。如果氢原子在星球内部也是这个温度裂变,就没有高端化学元素的形成。所以,重力条件和化学环境可能改变裂变条件。
地球表面最常见的矿物是氧化硅和氧化铝,属于地壳和软流层物质,由星球的浅表元素组成。据此认为它们是星球的主要物质成分,一定是错误的。
我不知道教科书和许多材料介绍的星球质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总之感觉是错误的,与化学元素的形成规律相去甚远。
如果把地球计算成铁心、石球,恒星和太阳系巨行星计算成气体星球,《元素周期表》上的那么多化学元素来自哪里?所以,我不敢盲从。
我看书只有疑点和新意印象最深,前者思考答案,后者久久不忘,其余过眼云烟。
在地球表面我们看到的金属元素实在是太少了,不等于星球内部的金属元素同样稀少。在地球表面金属元素一般重于非金属元素,其实各周期质量最高的化学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和气体元素!质量最重的零族元素全部是气体元素!元素的形成规律是从金属元素向非金属元素过渡,最后形成的是气体元素,然后再次转向金属元素的形成。
从熔点来看,非金属元素和气体元素的熔点普遍较低,说明它们的形成环境光子密度普遍较低,而重力环境充裕。说明核聚变是光子密度递减的过程,符合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地球只有两个对偶磁场和对偶星球,就是地日磁场和地月磁场,分别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和月球,说明地球只有两个对偶层次。如何划分,为什么出现七个周期的化学元素,需要深入分析,我此前有所探讨,这里不再重复。
我的新发现是各周期元素不同物质形态的形成顺序和原因,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50 , Processed in 0.0617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