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837.再分元素结构的喜悦与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19 03:3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837.再分元素结构的喜悦与困惑
2017.3.19
2011年5月2日我开始试分析元素结构,同年5月8日形成第一份《元素内部结构表》。那时只分析了元素内部的“氘”、“氚”、“氦4”结构,虽然初步尝试了元素结构相对细分,积累了经验,获得了初步成功,但是成果有限,没有发现元素之间的进一步关联。
此次再分元素结构采用了相对高端元素的表示方式,发现了元素的“氦”核、“氖”核、“镍”核、“钕”核、“铀”核,五个相对长周期内核和“铯”核、“铂”核、“110”核,三个相对短周期内核。还发现“0族”元素的“完美”与“孤单”,核外电子的相对“缺位”现象与元素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此次细分元素结构我虽然否定了110号人工元素的发现成果,对其核外电子构型(2、8、18、32、32、17、1)中的32、32结构还是非常欣赏的,认为外层核外电子的17、1构型是人为的臆造,因为110号元素的表层核外电子构型只能是18(存在1个层次、8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元素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可能与其“亲和力”、“活泼性”有关(相对于“0族”元素的惰性而言)。
依然困惑我的是气体元素何以聚变出固态元素?什么力量和条件产生不同的元素?地下只有两口“锅”(上下地幔),何以“炖”出千差万别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地球大气“热层”、地球表面、地壳内部、上下地幔对地球元素形成的贡献各有那些?
燃烧现象已经否定了所谓“强作用力”、“弱作用力”,质子和某些原子可以轻易裂变为偏电荷光子,偏电荷光子与某些初级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并非很难,“光合作用”可谓司空见惯,油气和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至少部分可能与偏电荷光子向质子的转化,及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作用有关。
原子的发现相对于分子的发现是一次突破,原子结构的发现是对原子发现的又一次突破。核聚变、核裂变未必神秘,本身就是对所谓“原子”、“元素”的否定。
否定,否定之否定。人类认识就是这样不断发展进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50 , Processed in 0.0689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