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痛定思痛中思人性、释人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9 12:5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语境之外 于 2010-10-27 10:00 编辑

    新报:大旱积弊温总要求痛定思痛

    新加坡《联合早报》26日刊文《百年大旱暴露多年积弊 温家宝要求痛定思痛》   文章说,中国西南五省市区罕见的严重旱灾暴露有关地区水利工程长期失修,地方对水利建设长期投入不足的积弊。对此,总理温家宝日前发言间接肯定,干旱背后存在人为努力不足因素,要求地方政府“痛定思痛”,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强水利建设。

    。。。。温家宝当时形容云南等受灾地区河流很多,常年雨量也不少,水资源总量排在全国前列。然而,由于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旱灾仍然列自然灾害之首。他接着批评说:“(有关地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工程不足,灌溉设施不配套,山区人畜饮水困难,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他指出:“干旱的一个原因是,骨干蓄水工程少,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因此需要建设一些“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除了拦水、蓄水外,也要打井以增加水源。

    。。。。知名的民间环保组织人士、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负责人于晓刚博士昨天受访时对本报说,云南省过去多年来大范围种植造纸用的桉树,这是导致当地生态受损的重要原因。桉树的蒸腾量很大,会造成地下水位的明显下降,因而也被人批评为“抽水机”,据说这种树木会造成土地干旱、水源枯竭。再者桉树会散发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植物化学,因此桉树底下往往没有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的问题。

     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几年前曾将云南的森林划分为生态林与经济林,以生态林作为被保护的对象。然而,随着林业政策的调整变更,主张让生态林也发挥经济效益,最终真正能发挥生态功能、蓄水功能的林子,就越来越让位给具有经济效益的橡胶林、桉树林、生物柴油等经济植物。

    。。。。于晓刚认为,对环境的破坏都是日积月累造成的,但是在过去多年来云南的天气一直在往越来越干旱的方向变化。本次的旱灾有气候的特殊性因素,但是实际上也由于过去多年的生态破坏,使当地生态没有了应对气候突然变化的弹性。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必须记取:为追求“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而带来天灾人祸的沉痛教训,同时把‘人性’和‘人权’的发展理念——在他们投身全球经济生活的社会运行方式上给与应有的地位和诠释

    恩格斯早在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科学时曾经写道:古典政治经济学“只研究人在生产和交换中的行为所产生的可以直接预期的社会影响”,只顾及“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然而“惊奇的是:为达到上述结果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比较远的影响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形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即便到了今天,各种天降的、人为的灾害业已达到无法承受的时候,那种“经由自然和社会这双重资源共同诠释的人性视野、人权理念”依然没有得到科学的阐释。

    今天的人们,十分善于谈民主、论自由、说人权,乃至在当今的政治生活中,被赋予无上崇高的绝对地位。然而人性的内涵人权的界限,果真像某些政治家理解的那么绝对?它会像人们在书本中、在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理念中那般抽象、那般狭隘吗?

     NO!  离开人类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整体高效可持续地社会使用,只在观念上以人为本,只在人们对待事物的社会看法上关注民主和人权,这在逻辑上虽然准确、可行,可来在社会对各类资源的发展使用社会践行上,却使那些(无限制地)推崇自由市场经济和抽象人性、人权的人们处处献丑!


     在他们的脑海中,如此广义的与人的现实命运息息相关的经由自然和社会这双重资源共同诠释的人性视野、人权理念——迄今根本未见。然而,在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现状发展性危机中却让这种全新理念——在人们遭际的各自然灾难和人生痛苦中光顾、先行了!

    真正的哲思和理性,真正的概念规定及其逻辑内涵,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研究与探索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2:54 , Processed in 0.0540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