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东大埔县唐溪村 李家祖居走一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7 14: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沈泽玮
2015年03月27日





  • “中翰第”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的故居,他当年下南洋经商发迹后,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回乡建房子,现已成李光耀展馆,当地据称计划将其打…


沈泽玮 中国特派员
广东梅州大埔报道
simtw@sph.com.sg
“吃了午饭我才告诉我爸爸,(堂)伯父过世了。他很悲痛,说人都会老,希望他一路走好。”李光耀的堂侄子李钦泰(40岁)告诉记者。我们就站在广东大埔县唐溪村,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的坟前。
李钦泰的爸爸李奋森(83岁)是李光耀在大埔县党溪村唐溪自然村的堂弟。李钦泰说,李奋森和李光耀两位堂兄弟从未见过面,但血浓于水,李奋森在得知堂兄逝世的消息后,血压骤然飙高,非常难过。李钦泰带记者徒步走上约600米的山坡,指着李沐文的墓碑刻文解释说,李沐文有两个儿子李云龙和李见龙,李光耀是李云龙那一脉的后人,李奋森则是李见龙这一脉的。
李钦泰说,为了给李光耀送行,大埔李氏宗亲联谊会选在29日早上10点,与新加坡为李光耀举行葬礼的同一天举办祭祀活动。到时,李奋森也将从深圳返回大埔老家送堂兄一程。“我们想搞得更完美些,找一张好看的照片摆放。我今天早上从深圳赶回来,也是为了这件事。”李钦泰说。
李钦泰和家人长期住在唐溪村祖居“中翰第”,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外出深圳打工,一家老老少少才迁至深圳。“中翰第”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的故居,他当年下南洋经商发迹后,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回乡建房子。“中翰第”占地230平方米,平房砖瓦结构,属“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屋内有八间房。2008年经地方政府修缮后,现已成李光耀展馆,以《塘溪骄子,世界巨人》为题,用图片展览的方式,分四个部分介绍李光耀的生平事迹。
原本平静祥和的老房子这两三天来,因为李光耀的离逝反而增添人气。据唐溪村所属的高陂镇宣传委员张桂超说,从23日起,前往“中翰第”参观的游人和媒体增多,除地方媒体外,中央媒体新华社、香港媒体《大公报》等等都来了。记者24日中午到达“中翰第”时,遇上《梅州日报》的记者也在采访,该报当天推出“客家之光、耀眼之星”的专版,介绍李光耀的生平及他与客家的联系。
接受本报访问的游客表示,他们与李光耀素未谋面,得知他过世之后,“很好奇想来了解一下”。29岁的梅州兴宁人曾林先说,曾在电视上看过李光耀讲话,“从谈话中感觉他是个特别实干的人”,于是就抽空到“中翰第”看看。从汕头到梅州出差的电器销售人员王锐华说,他知道李光耀把新加坡发展得很好,想来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进入“中翰第”内,最显眼的就是中厅摆放着一幅李光耀年轻时的照片和一些祭祀品。原来,当地李氏宗亲23日得知李光耀病逝的消息后,自发到“中翰第”举行悼念活动,按客家人仪式拜祭、行香。受访的宗亲李文颖说,“虽然大家都没有见过李光耀本人,但村民都知道村里出了这么一个名人,感到很骄傲”。
唐溪村面向韩江,背靠阴那山脉,是个典型的侨乡。据当地村民说,因为田地不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过番讨生活。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人口现已不足200人,但过年过节时,海内外乡亲都会回乡团聚。
为提振大埔县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近年来积极打造名人名居旅游景区,唐溪村路口也竖起了两个指示牌,一个写着“李光耀祖居”,另一个写着“父子两总理”以及“李光耀、李显龙先生的祖居地欢迎您”的字样,并印上李光耀、李显龙和新加坡鱼尾狮的照片。
李祥耀曾回乡看望
李钦泰说,李光耀和李显龙其实没有来过,父亲李奋森无缘与李光耀见面,却在2004年与另一位堂弟、李光耀的弟弟李祥耀在老家碰面。李钦泰说,李祥耀当时携妻女来到“中翰第”,还特地上山看了祖坟并请家人到县城吃饭。
时任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副馆长林源福是当年的随行成员之一。他告诉本报,李祥耀当时在李沐文的墓碑上认出祖父李云龙的名字时,激动地落下泪来。林源福也说,当年随行的主要是国家档案馆和口述历史馆的人员,由李祥耀率一行约20人,除大埔外,也到了厦门、泉州和永定。
李钦泰则向记者透露,李祥耀当时给党溪小学捐钱,离开唐溪村的时候还抓了一把泥土回去。“这就是乡情吧”,李钦泰说。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3:05 , Processed in 0.0735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