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光耀,伟大领袖的标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7 14: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03月27日





  •  尽管许多人在建国总理李光耀病危时向他献上祝福,但事与愿违,他还是离开了。昨天,在他空置的国会座位上摆放了一束鲜花,象征国会对这位最资…

光耀·百年1923-2015
国会
【特别会议】
陈能端 翻译
nengduan@sph.cpm.sg
国会领袖、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昨天在国会特别会议上发表超过20分钟的讲话。他通过建国总理李光耀针对不同课题的演讲经典语录,凸显李光耀为国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下是演讲的全文翻译:
一个人的离世为何能让举国如此悲恸?数以千计的人为何因他的逝世和在追忆他时,不禁流泪?很简单,这是因为没有李光耀先生就没有今日的新加坡。他似夜空中那一颗闪烁的星辰,引领一个贫穷和充满畏惧的国家踏上建国之路。他想象了一个未来,进而推动新加坡取得成功,如他当年承诺——从“淤泥滩到一个繁荣大都会”,成为一个世界各国争相效仿的对象。
——国会领袖黄永宏
议长女士:
国会今天为建国总理李光耀的逝世哀悼。李先生是我们当中服务最久,也是最杰出的议员。李先生数周前因肺炎进入新加坡中央医院留医,引起各阶层国人的密切关注。李先生的病情恶化,也让他们越来越焦虑。尽管无数人为他祝福和虔诚祈祷——我们见到关节不好的长者屈膝为他的康复祷告——但今天李先生的座位是空着的。他的离去深深地触动大家,举国哀悼。无论是在世、有病在身或已经逝世的人,没有一个人像李先生那样,能如此感动新加坡。国会的每个人和所有在国内外的国人一样,因为李先生的离开而哭泣。
一个人的离世为何能让举国如此悲恸?数以千计的人为何因他的逝世和在追忆他时,不禁流泪?很简单,这是因为没有李光耀先生就没有今日的新加坡。他似夜空中那一颗闪烁的星辰,引领一个贫穷和充满畏惧的国家踏上建国之路。他想象了一个未来,进而推动新加坡取得成功,如他当年承诺——从“淤泥滩到一个繁荣大都会”,成为一个世界各国争相效仿的对象。今天,人们因拥有新加坡护照而感到自信和光荣。李先生有眼光而且坚定不移,他团结了一个国家,赋予它力量,克服了看似无法征服的挑战。他耐心劝导、推动国人做艰难但长远对他们有利的事。他的能言善道,使他的人民同样看清楚目标,也感染了他的自信。这是一个伟大领袖的标记。
李先生一生像一个百宝箱
李先生已经不在了,但和在场的许多人一样,我相信每一代人都会从他为建设繁荣新加坡打下的稳固基础中,发掘出新的智慧。他的一生就像一个百宝箱。每次翻阅他的事迹和讲话,当我们再次审视这些,都能发现醍醐灌顶的观点和金玉良言,如同我这次撰写悼文的经历。以这般非凡的人生而言,任何悼文都不会令人满意,我在这里请大家包涵。但为了向他致敬,并提醒我们他一生奋斗的目标,我主张我们必须通过他的演讲,即他在国会中发表的话语来捕捉他的精髓。
在踏入政坛之初,李先生就非常关心一般新加坡人的期望和志向。他在1955年第一次参与选举时告诉丹戎巴葛的选民,他要代表“工人、工薪阶层和小商家,同时又有较少的富有商人和地主”的选区,这是他在25个区当中,选择代表丹戎巴葛而非东陵的原因。丹戎巴葛的居民信任他并让他高票当选。李先生之后的13届大选中都获胜,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他1955年至2015年,也就是60年间担任丹戎巴葛的议员。事实是,他是自选举在独立前举行以来,唯一持续代表丹戎巴葛选民的议员。我想这个国会纪录将不会被打破。
李先生和他领导的政府一次又一次胜选不是因为他们以花言巧语哄骗选民。李先生反而时常警惕选民,提防信口雌黄和只会开出空头支票的政客。就如他在《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一书中所提到的,他回避那些看似较简单且民粹,而且最终会踏上歧途的选项,他也因此建立了令人畏惧的声誉。
对赞美、浮夸和不切实际的理想,他不为所动。对他而言,任何点子或计划的好坏,决定性的检验在于它是否对新加坡有利。若它将削弱国家的根基,他会加以否定,即便这样的表态显得“政治不正确”而且会引来广泛批评。如果计划能使新加坡变得更好,没有任何障碍或预设的观念,还是固有的惯例,不能被彻底改变或克服,无论


-
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4:23:4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事物如何根深蒂固。这就是人们所知道和敬重的李光耀。
1968年,一位议员在国会中询问英军撤离会如何影响新加坡。李先生据实回复说,英军基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数以千计的工作将因此流失。他告诉新加坡人“30年来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即将终结,人们应在不怨天尤人的情况下适应和调整。”
另一个议员接着问道,英国提供的经济援助能否缓和撤军的影响,李先生明确而快速地反应说,任何援助,“都不该使我们永久地依赖外部帮助……我们不能改变对生活的态度,没有人亏欠我们——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这句话的出处。我们不能靠求乞过活……面对问题最好的方式是默默耕耘并精明地探讨问题,尽量低调和避免小题大做。”
这些回答的语调透着刚毅,但李先生在1999年透露,他当时知道事态严峻。他说:“1968年至1971年……是我们这个新兴国家的关键年份。我们知道,我们不是成功,就是失败。我们实干、巧干、更重要的是我们发挥团队精神。英军1971年10月撤出时,我们避免了广泛失业的情况……”
提醒新加坡人要愿意改变
在那关键的几年,“尽量避免小题大做”意味新加坡人习以为常却不能再继续享受的生活方式必须彻底改变。为了杜绝腐败继续恶化,李先生根除贪腐这个影响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接着,工作环境、劳资关系、学校、技能提升、生产力、国防和安全都受到改造,清除了新加坡过往沿袭的各种不良、缺乏效率和无法持续的习惯。国会陆续推出一系列立法改革。修订后的雇佣、劳资关系和职工会法令杜绝工人罢工。国会通过建立技能培训学院,即工艺教育学院前身、理工学院和大学的法案来教育和提升工作团队的技能。工作时间拉长,公共假日减少。没有任何一项法案是受欢迎的。
在基层工作的内阁成员和议员都知道,要实行不受欢迎的政策非常困难,即便这是一个正确的政策。李先生和政府为何一次又一次地说服国人做必要却痛苦的事?李先生自身提供了答案。他1968年在国会说:“如果我们是一个软弱的社会,其中的诱惑在于罔顾问题,而只自求多福。如此一来,我们只能心存侥幸,以避免理性和逻辑思维所能预测的不良后果。但我们不是随遇而安的人民。我们无法不为明天、下个星期、下个月、明年和下一代做思考、计算和规划。这是因为我们有不静止的思绪,永远都在探索和测试,想为新旧问题寻找更新颖和更好的方案,所以我们从来没有,而我也相信永远不会经不起试炼。”
李先生1968年的这番话提醒新加坡人,除非他们愿意改变并不断适应,即使是面对短期的痛楚,新加坡就不能进步。
为了回报人民的信任以及愿意付出努力,李先生和政府承诺新加坡将在改革后变得更美好,“有更多工业和工作……每个人享有的教育、医疗服务、社区设施和住屋条件都将得到改善。”尽管这番言论透着先见之明,但他在1968年许下种种承诺时,它们看似遥不可及的美梦。当时新加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今日的缅甸相仿。要实现这些愿景,必须再花上多20年的时间不断努力和改变,“寻找更新颖和更好的方案”,这包括公基金改革以及在1967年推出的国民服役。但李先生和政府终究兑现了承诺。内阁同僚都会谨记李先生,这位导师如何提醒我们要少承诺,但要超额兑现。少讲话,多做事。答应做的事不仅要做到,更要做得更多。这方面,李先生身体力行。
就算步入晚年,李先生也持续关注新加坡未来在世界的地位。他毕生最关注新加坡的福祉,任何人若要击垮它,就会遭殃。他从不对我国的根基掉以轻心,而他执着于如何确保新加坡能继续处于有利的位置面对未来。
2009年,他出乎意料地参与国会对有关平等待遇所展开的辩论。他说:“议长先生,我原本不打算介入任何辩论。不过我刚在做物理治疗时阅读报章,认为有必要把国会拉回现实……提醒大家我们的起点、和根基是什么。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从哪里出发,根基是什么,我们将失败。”
李先生接着说明新加坡宪法为何责令政府要特别照顾马来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地位。
我们的宪法明确指出政府“不得平等对待所有人。这不符合现实,也不实际,若根据那样的原则,会导致严重且无法挽回的破坏。”
-
3#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4:24:22 | 只看该作者
李光耀拒绝被不实际的意识形态所动摇。他称这些为“浮夸且会误导新加坡人的想法”。这也是为何今时今日,许多国家会来新加坡考察我们如何维持和谐的多元种族社会。
李先生虽然坚守基本原则,但如果一些建议对新加坡有好处,他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2005年,他支持建设综合度假胜地的计划。他向国会说:“我打造的旧模式是要在第三世界创建第一世界城市——干净整洁、绿意盎然、有效率、环境良好、对身心有意,以及让每个人感觉安全有保障。这些是珍贵的长处,但已经不足够。新加坡必须在世界重新定位……如果你当家做主,负责促进新加坡的未来、繁荣和活力,并承担提供国人在10年、20年后所要的生活的责任,你能说不吗?这是你要回答的。这是你的选择。我们当然必须前进,并和亚洲以及世界顶尖的城市并进。”
最终,李先生坚信国家的成败取决于人民和领袖的素质。国会在1999年搬迁时,他也这么说。李先生不看重国会的面积或是否堂皇。他相信简约设计的背后凸显了高尚的品格、诚信和毅力,而这也是我们见证的事实。李先生从不认为建筑物或雄伟的大厦造就或延续伟大的成就。这只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基础。过去一周,我们在各国的报章封面上阅读到不同领袖对李先生崇高的赞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部长和议员举行特别国会会议向他致敬。世界各地的领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与他的丧礼。大国领袖都少有获得的肯定,更何况是世界的小红点。对一个不信仰伟大建筑的人而言,我觉得李光耀先生成为新加坡最杰出的代表,是恰当和富有诗意的。李先生对每个新加坡人都有巨大的影响,大家都对他有特殊的记忆。你可以到各个悼念专区阅读数以千计的国人为他撰写的悼文、制作的手工、布条和精美的海报。许多人也会铭记他是享誉国际的伟大领袖和政治家。对我而言,和他两次的个人接触留下深刻印象。
2009年,李先生率团到马来西亚几个州展开访问,副总理尚达曼和我也参与其中。团员共进晚餐时,李先生会表示要离席,以和夫人通电话。因为数次中风,李夫人已经无法言语,但她意识清醒。李先生的习惯是每晚和她说话,阅读給她听。虽然到马国出差数日,但他不愿中断这个惯例。他要求看护让夫人听电话,并和她交谈。我们在马国的每个晚上,他都这么做。为了尊重他的隐私,我们在旁等着,但李先生弯着腰和不能回应的妻子通电话的身影会长久留在我的心里,这是一幅象征深情挚爱的简单但纯洁的画面。李夫人于2010年逝世,许多人都能看得出,这对李先生有明显的影响。
临近90大寿的时候,李先生也越来越虚弱。他有进食困难,食物下咽时时常误入气管,导致他的肺部反复受感染。由于进食可导致吸入性肺炎,他必须借助静脉滴注获得补充营养,但他日益消瘦。当年国会在9月16日举行,那天是李先生的生日,我们希望与他同庆。我致电总统府告诉他我们的计划,他说当天会到国会。
不顾医生建议到国会庆生只为坚持信守承诺
不幸的是,那天李先生因为脱水变得虚弱,必须入院吊点滴。医生劝请他不要出席国会。我们接获通知,取消计划。但国会在休会前,我们惊讶地看到李先生进入国会。我后来才知道他推翻了医生的劝告,说他必须出席国会,因为他做出了承诺。他想自行行走,但还好医生说服他,表示一个正在接受静脉滴注的90岁患者坐着轮椅进入国会是可以被接受的。那年的9月16日,国会得以享受这份最后的殊荣,向他献上生日祝福。国会休会后,他留下切生日蛋糕,聆听我们为他唱生日歌。李先生在90高龄、虚弱和脱水的情况下,仍坚持信守承诺。
坚毅的性格、毅力和诚信。李光耀具备这些特质还有更多。他信守承诺,他说到做到,还会做得更多,无论是为个人或为国家。
在我们向他致敬之际,我们要致力以他为榜样,无论是个人或国家,都必须拥有坚毅的品格、诚信和毅力。如李先生所强调的,这些价值观将助我们渡过难关。我们要保持“不静止的思绪,永远都在探索和测试,想为新旧问题寻找更新颖和更好的方案,所以我们从来没有,而我也相信永远不会经不起试炼。”
-
4#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4:25:3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必须力求拥有这些特质,因为这将是我们就他一生为了国家和人民福祉,纪念他个人以及纪念他所代表和奋斗的一切的最好敬礼。
再也不会有另一位李光耀,能让我们超越自己。李光耀创建、推动和撑起了整个国家。因为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为新加坡倾注的一生,他改善了我们和世世代代的生活。鲜少有人能够在一生当中取得这么多的的成就。我们因为和他共事和服务而感到骄傲。他的遗产将通过我们和国家延续下去。
李光耀先生在世时面对不少批评。他数次被问及他个人的终极历史评价。他的回答总是不以为然。但今天我们有机会告诉李先生,我相信他能听见我们。李先生,我们想告诉你,新加坡人已经做出论断。成千上万的人在你从斯里淡马锡到国会大厦的路途中,夹道送别,并为了在这里向你致敬,自发地顶着艳阳排队数小时。他们为你对他们的生活所做出的贡献表达感激和敬佩之情。我相信当你星期天从这里转往最终的安息地时,预计会有更多人来送行。新加坡人不停呼喊你的名字和向你报以敬仰的掌声。
民众得等候这么久,我感到抱歉。我和内阁同僚走入人群感谢他们的耐心。国人报以微笑,回说相对与你(李光耀)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这不算什么。为了向你致敬,有人牺牲吃饭时间,雇主也没有和他们计较。志愿者向排队的人群分发食物和饮料。家长携带他们年幼的孩子前来,执意让他们知道是谁让他们拥有舒适的生活。乐龄人士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前来向你道别或道谢。李先生,你触动了这些老老少少的生命,而像你平时所说的,新加坡人才是你最大的牵挂。他们为你一生的成就下了定论。这是超越所有预期的丰功伟业。它的名字叫新加坡,充满了敬爱你的新加坡人。前进吧新加坡。愿你安息。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24 , Processed in 0.0527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