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度探访 成汉通:迷迷糊糊中听到“我是李光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6 13:4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03月26日





  • 成汉通悼念建国总理李光耀:您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永远怀念您。(林国明摄)


成汉通宏茂桥集选区议员悼念建国总理全文:
我在这里代表宏茂桥和盛港西的基层领袖们和居民们,对建国总理李光耀的逝世,向李显龙总理伉俪和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问。
今晚我们在这里举行追悼会,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情,怀念这位在过去60多年来,时时刻刻都背负着几百万新加坡人的生存,改变了新加坡人命运的伟人呢?
在情感上,我们依依不舍。我们多么希望老人家,能和我们一起欢庆新加坡建国50周年的庆典,一起回顾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有人告诉我,老先生走到人生的尽头,仍然对新加坡付出大爱。因为按照华人民间的说法,他在凌晨3时18分离开我们,是把一天的三餐留下来给新加坡人。
我小时候也听过这样的说法,通常都是对我们敬爱的老人家说的。
有人告诉我,在老先生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他终身为新加坡的生存而奋斗,特别是我们的食水问题。他在临走之前的这场雨,提醒我们要时刻记得我们的处境,也要饮水思源。
和新加坡一起成长的人,有这样的看法。有这样的想法,是感情用事,其实也充满理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经常是感情和理智并用的,老先生何尝不是。这里让我举一个例子。
在2011年的大选后,李先生和国务资政吴作栋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退出内阁。他们说:“年轻团队始终必须关心老一代人所关注的问题。这一代人已为新加坡作出贡献,应当好好地受到照顾。”
李先生的交代,有情有义。年轻团队推出了“建国一代”,合情合理。
再举一个例子。2009年我在社区活动时被攻击,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的加护病房疗养,老人家前后五次探访。每一次我都是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他的声音“我是李光耀”,被他唤醒而睁开眼睛。我很过意不去。我用微弱的声音对李先生说,他应该在家里陪李夫人。当时李夫人在家养病。
他没有回应,不是他听不到我微弱的声音,因为他还打算再来探访我。后来我出院了,他表示要到我家来。我和母亲商量后,回应李先生,我担当不起,请他不必为我操心。
在理智上,我们都知道,建国总理李光耀的一生是非凡的。要衡量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意义,应该看他一生的长度和深度。李先生年过90,从新加坡和世界的角度来看,都是有长度的。
李光耀的一生,不但有长度,也有深度。他所制定的种种政策,不但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也深深影响了新一代人。
就以“衣食住行”里的住和行来说。看看我们宏茂桥集选区这里的组屋,加上盛港的组屋,有900多座,住户近十万人家。如果没有“居者有其屋”的“宏图大计”,我们怎么能安居?
我们都知道,新加坡第一条地铁路线是南北线。南北线的第一站是杨厝港,经过宏茂桥站,一直到莱佛士坊。南北线在1988年全线通车,当时就是由时任总理的李光耀主持通车仪式。
宏茂桥镇现在也大兴土木,兴建伦多和美华两个地铁站。如果没有健全的经济政策,我们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基本建设。
建国总理李光耀的一生,有长度,也有深度。
在他离开我们的同一天下午,我和国会议员都到总统府总理官邸瞻仰他的遗容。望着安详长眠中的老总理,他显然清瘦了。平时最引人注目的额头和眉目之间,仍然散发一股傲气。
您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永远怀念您。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24 , Processed in 0.0582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