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般不舍 灵前化作泪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6 13:2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静仪
2015年03月26日




李静仪 报道
leecgye@sph.com.sg
一个鞠躬,一个敬礼,连日积累的哀伤与不舍情绪再也压抑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昨天排队进入国会大厦向建国总理李光耀致敬道别的民众,有的眼眶泛红默默鞠躬祈祷,不少人悲从中来,禁不住落泪,许多人在步出吊唁区时还不舍地再三回头,在旁疏导人群的军官也强忍着泪水执行任务。
国会大厦的吊唁区从上午10时起开放,让公众分批进场吊唁,但人龙早在清早6时就开始形成,排在最前面的何龙昌(39岁,保健公司经理)是前晚11时到国会大厦的,他漏夜排队,希望赶在出国前致上最后敬意。
住在白沙的何龙昌受访时说:“我下午1时得飞到柬埔寨公干,要到本周五深夜才回国,相信星期六来吊唁的人会更多,我不想错过向李先生表达敬意和感激的机会,就算牺牲睡眠也无所谓。”
他感伤地说:“李先生为新加坡作出的贡献处处可见,你踏出家门,外头种有美丽的花草树木,人人懂得讲双语,最重要的是,他给了每个人一个公平竞争和发展的平台。”
早上6时不到就抵达国会大厦的郭明玉(64岁,退休者)左脚因割除淋巴而红肿,不能站太久,但她还是坚持来排队,并折了100只纸鹤为李光耀祈福。
她说:“我从小住在黄埔三房式组屋,从早期租组屋到现在拥有自己屋子,就因为有他,新加坡才这么繁荣,有这么多外国人知道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
安排特别需要者先入场
由于排队进场的人太多,当局为行动不便的年长者、轮椅使用者及带婴儿的母亲特别安排,让他们先进场。
特地带5个月大的女儿前来的辛玮芬(29岁,财务分析员)说:“没有李光耀,没有今天的新加坡,女儿长大后,我会跟她讲述李光耀的贡献,让她知道自己曾在他灵柩前道谢。”
李光耀的灵柩移往国会大厦后,陈庆炎总统与夫人先代表人民向他致敬,之后让公众入场。
吊唁区的布置简单庄严,盖上国旗的灵柩置于大厅正中央,灵柩两旁各放置了一盆以李光耀命名的金黄色胡姬花——“李光耀蜻蜓万代兰”。
由四名制服军官组成的护柩官分别站在四角低头守护着灵柩。李光耀的挚友、同僚、个别政府机构和私人界的代表也分批参与守灵护柩,以反映他为国家建设作出的多方面贡献。
昨天前去致敬的包括外交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前内阁部长丹那巴南、由教育部长王瑞杰带领的教育部团队和学生、马来西亚柔佛苏丹依布拉欣及各国外交使节等。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44 , Processed in 0.0566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