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冰:完整 而非完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8 13:3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01月26日


四合院
徐冰
作者1994年从中国成都来新。目前修读中医学士学位,兼职电台主持。
完整地接纳自己的一切,才能真正爱自己。接纳自己是不完美的,才能宽容别人的缺失。
一天,和母亲一起做着家务,闲聊中,她又开始说要我改我的缺点。我可爱的妈妈都75岁了,还在操心女儿有缺点没改。我笑着说:“妈,我活到现在,已明白了一点: 我是个不完美的人。你要是拿你的优点来跟我的缺点比,我永远也比不上啊!”
我的母亲,是非常聪明又自我要求很高的人。读书时从来都是优等生,工作上严于律己极为认真,做家务也一丝不苟要求完美。可是她,活得很累。很少人能达到她的标准,因此我们做孩子的,从小就很有压力。
可是我,并不想像母亲那样生活。我对事业没什么追求,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还算认真,但绝非很用功。有兴趣的才会钻研,没兴趣的就偷懒。我知道自己有满身的缺点,不过我已经可以跟自己相处愉快。完整地接纳自己的一切,才能真正爱自己。接纳自己是不完美的,才能宽容别人的缺失。
照着社会标准
在我们学习适应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并没有被教育要完整地接纳自己。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听话,要勤劳,要负责任,要诚实,要积极,当我们达到要求,会得到奖励和赞赏。当我们做不到,就会被责罚。当我们表现好时,父母很爱我们;表现不好时,他们嘴上还是说爱我们,但感觉上,他们大概爱我们“可爱”的部分多一些。不要责怪父母,他们自己也是这样被灌输的,因此照着社会的标准在预备我们。久之,我们渐渐学会了把那“不好”的一面压抑下来,因为通过经验我们知道,那是不被接受和允许的。
好坏本来是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当作绝对的标准,孩子要么会拼命表现自己“好”的一面,努力再努力,却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就算有世俗的成功也不快乐。要么就容易形成爱批评,挑剔,抱怨,叛逆,敌意,悲观,自暴自弃的心理特质。
在我和孩子之间,一度我很坚持要他凡事分轻重缓急,要事急事优先去做,比如功课之类,可是他却常常先去做他喜欢和有兴趣的事。一场场拉锯战下来,我非常疲累,他也不开心。
不同选择的后果
后来,我明白了。其实他有他的优先顺序,只是与我的不同而已。
他生来就与我不同,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我为何不能真正接受这一点?他有我不具备的长处和短处,也许不能说短处,特点而已,这造就了他的独特。我的要求一定会令他更“好”吗?我是要一个我的复制品吗?他是否有自由以他的方式来学习和体验世界,感受挫折和成就?我尽责帮助他看见不同选择的后果就好,却不应强求。
从那天起,我不再有挣扎。
一枚硬币有两面才是完整的硬币。我们,无论是谁,都有很多的两面。有勤勉,有怠惰,给予过,也自私过,有时明,有时暗。那暗的,我们认定它不好,恨不得把它丢弃,但我们怎可能丢弃原本就属于自己的部分?于是只好藏起来,像垃圾一样扫到地毯下。但没有暗,我们怎知什么是明?惟有接纳,认同它,不然,久了,它一定发霉发臭呈现恶相。
完美是虚妄的,完整才真实。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2:53 , Processed in 0.0589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