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戚玉武:延续奇迹196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8 13:3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戚玉武:延续奇迹1965
2015年01月12日


四合院
戚玉武
(作者为新传媒艺人,1999年来新,现为永久居民)
今年是新加坡的重要里程碑,50年的发展,在电影里,让我领略过1965年的新加坡后
回到2015,佩服新加坡的成长,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就。
我终于杀青了电影《1965》的全部戏份,再过两天,随着新加坡的戏份拍摄完成,整部电影也完全杀青了。
一部花费5年时间筹备的电影“奇迹”般地诞生了。
在拍的时候,我时不时会想到这些年这部电影走过的路,从无人敢碰到以为拍不成到现在,一路看着周围的人如何地执着,每一天都觉得来之不易,都觉得能在镜头面前,演着我的这个角色是值得庆幸的事。两个月一眨眼过去了,这是一部在新加坡电影来说属于高水准的作品。
为何说“奇迹”,有人说:每一部电影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加上这样的题材类型,在剧本上下如此大功夫,在新加坡更是史无前例的,团队没有任何的先例,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单单发型和服装就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确定。
诚意十足 与国际接轨
在表演方面,我已经记不起对角色反复讨论过多少次,还有各式的对稿,彩排和到实地现场彩排,这些不要说本地的电影没有,就连国外的大片都不一定有,虽然电影的制作费是新加坡的水准,但筹备感觉一点都不含糊,诚意十足,与国际接轨。
新加坡的电影行业还在初期的阶段,水平参差不齐,我看到有一些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人,但还不成熟,也缺少机会。有一些已有名气的,希望更上一层楼,能稳住本地的同时,冲入别的市场,努力寻找平衡。有一些在冲的,在上位的,努力在艺术和票房之间找自己,不过现实归现实,不让老板有饭吃,老板也不会给饭你吃,这是商业和艺术之间的拉扯。
从电影的创作上,不是每部电影都会经历《1965》经历的东西,但我反而希望如此,敢于冒险,多点类型,敢于创新,拥有坚定视角的创新,不跟风。同时,还要有质量,这样,新加坡的电影业才能起来。
新加坡电影需要成为一个工业,才会有源源不绝的人才和资源,现在大家都在把这个工业做起来,无论好坏,各自修行,今年会有20多部本地电影,看起来相当活跃,繁荣,但会有几部能留下来?生存下来?
今年是新加坡的重要里程碑,50年的发展,在电影里,让我领略过1965年的新加坡后回到2015,佩服新加坡的成长,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就。今年在各个行业,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艺术、电影,未来的新加坡,新加坡电影行业,继续像过去的50年一样,让人骄傲。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2:53 , Processed in 0.0650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