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应该持以怎样的批判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1 10:0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语境之外 于 2010-3-12 08:02 编辑

    评价一个民族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自进力,最先考虑到的就是:他们是否拥有站在当下历史高度的文化视野与批判精神

    一谈到批判精神,人们就想起鲁迅对中国封建社会投出的锋利无比的思想利剑。那是在闭目塞听的世界里振聋发聩的吼声,是在熟视无睹的昏暗世界中炸开的一道霹雳和闪电。

    广义地说,“所谓批判,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历史或现实作出甄别和审视,对人或事进行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其着眼点是广阔的未来。”(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008001.html?si=1&wtp=wk狭义地说,批判是人们运用主体自身持有的价值精神,对于与之相悖的社会存在及现象所进行的基本判断、评价、批驳和否定,是主观确认的一种价值裁决

    当一个社会已经丧失了——对新的生产方式做出社会选择的起码能力,而人们对它依然不温不火、抱有幻想之时,鲁迅那种锐利的批判精神就是一副最好的良药。


    但是,当一个社会已经选择了与世界接轨,开始与封闭落后的生产方式做最彻底的告别,在这个没人知道路在何方的社会转型期在中国社会以市场化方式向着工业社会迈进的历史阵痛中,我们是趁着社会转轨的危难之际落井下石——机械地坚持鲁迅的批判精神,还是挺身而出——站在当下历史的高度,为国、为民寻找可行之路?!

    需要知道,人类的处在历史转型期的批判精神需要站在当下历史高度的文化视野中来确立更要依据拥有这种发展视野的批判理性引领人们去践行。

    就是说,真正的批判精神是具有建设作用的。鲁迅对于当时社会的无情批判——是针对人们普遍沉迷在落后生产方式及其文化精神之中而不知,其建设作用就是打碎千年不变的封建社会——为迎接新的社会形态做好必要的思想奠基

    而倍受网络追捧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政右经左版),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所坚持的批判精神,仅仅属于狭义的那种:运用个体自身持有的价值精神,对于与之相悖的社会存在及现象所进行的基本判断、评价、批驳和否定,是主观确认的一种价值裁决

    持有这种批判精神的人,根本不懂“站在当下历史高度的文化视野”为何物。他们以为在社会转型期,只有尖刻无比、毫不留情地批判这个国家、人民及其劣根文化、彻底解构之,才是知识分子的良知;以为只有灭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用西方的普世价值取而代之,才能达到与西方国家齐肩的文化视野;以为在国家社会遭受市场动荡发展性阵痛及其带给人们各种困惑之际在其背后捅进一把‘批判精神的利剑’,才是拯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出路。
这种‘批判精神’的彻底性,已经达到社会解构、国家解体,以牺牲中华民族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体性地位为代价的“高度”。

    在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历史转型期,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精英,仿佛不懂得如何站在当下历史发展的高度——运用我们掌握的先进知识和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跨越出谋划策、添砖添瓦;仿佛不知道真正的批判精神,恰是在社会建构、文化改造与创新发展的实践文化基础上才能使落后的思想文化无以藏身——而最终达成

    处在历史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应该持以怎样的批判精神,确实需要重新反思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22:57:10 | 只看该作者
     三路堵三路网友发帖说:华盛顿之伟大,在于其时脱离”路径依赖“而废去帝约,实现了共和制的新”路径“,美国从此走上繁荣富强,超然世界。
    列宁也好、毛泽东也好,所以有那么多崇拜者,在于他们曾经把人类从“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中带入了一个新“路径”,人类认识了一个新“路径”。
    邓小平成为改革设计师,也在于把中国曾经的“路径依赖”进行更替,让中国人看到了一片新天地而奋发。
    中国的未来,不是重复走别人的“路径”,而是开辟自己的新“路径”。不然,你永远是个追赶者,而落后于人,受制于人。
  
  ————————————————

    语境回复:

    从现象上看——摆脱“路径依赖”、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是人类更新永续、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知识分子(常人)与社会政治家最大的差异之处。


    但细心下来分析,构成两者间之差异的根本原因,恰是两者站在不同的发展高度上去审度事物和世界。


    知识分子只是以个体思维理性作为认知原点(从静止出发)——扩及开来、分析事物与世界;成功的政治家则以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为原点(从历史变化出发)——扩及开来、分析事物与世界。


    前者只是把事物和世界——组装在个体可以逻辑解析的事物形态里,因而只能事物地对事物和世界;后者则把事物和世界——整合在人类和世界具体结合关系的整体框架中,因而能够人类地对待事物和世界。


    前者能够在事物的性质和类别上提供人们认知视角的丰富性;后则能够在改变事物的属人关系上提供社会践行发展的可能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22 , Processed in 0.0615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