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1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看待宗教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8 09:5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一说起宗教人们就立即会联想到迷信。比如说基督教或佛教,其中的一些主张在今天看来是与科学不相容的,甚至是愚蠢的。但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因此而排斥宗教,毕竟迷信不过是宗教当中非本质性的一部分。

认真观察历史便会发现,无论是基督教的迷信还是佛教的迷信,大多其实是在耶稣和释迦出生之前就被形成了。在耶稣和释迦的时代,这些迷信都属于“常识”,人们就像相信今天的科学一样相信这些迷信。也就是说这些迷信并不是耶稣和释迦提出的。耶稣和释迦只是在传播他们思想的时候没有和这些常识“作对”而以。他们只是相对巧妙的利用或顺应了这些“常识”。


就像小说故事需要设定背景一样,一些思想灵感的传播也需要媒介。在我们今天看来的“迷信”,其实是耶稣和释迦的时代最普遍,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背景”。而尽管故事背景在某种程度上会对于小说本身产生影响,但最要的并不是背景和故事,而是作者要在这背景和故事里传达的东西。


事实上,认真阅读圣经中耶稣的故事或佛经中释迦的语言便会发现:天堂也好,极乐世界也罢,在他们那里都只是一个比喻。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比喻是否存在或正确,而是他们希望通过比喻来告诉人们什么。


因此过分固执于“传说”之真伪的行为——无论是批判性还是支持性的,无论是信徒还是学者——都偏离了最重要的主题。这就好象是一个装着什么东西的盒子,时间长了盒子烂了。有人便指着烂盒子说:这么破的盒子里还能装什么好东西?而却也有一些个细心人发现了盒子上还未烂光的精致处,于是也指着盒子说:这盒子曾经是精致的,里面一定装了好东西。


在我看来,宗教和迷信就好像是装在盒子里的珠宝。宗教中的智慧才是珠宝,而迷信只不过是盒子。盒子本来是很精致的,只是因为过了太长的时间已经腐朽破烂了而已。但珠宝是没必要一直装在同一个盒子里面的,我们不应因盒子烂了便将珠宝也一同扔掉,应该做一个新的盒子给那些珠宝。


也就是说我们既不应该因宗教故事的荒谬便攻击宗教,也不应该歪用科学证明宗教,前者并不能动摇宗教的根基,而后者也丝毫无法因此而巩固宗教。其实前者只是徒劳无功而已,但后者却危害更深,因为“什么样的树结什么样的果”,宗教的意义只应该通过其真正价值被显示出来,歪门邪道只能在深层意义上促进无信仰。现代人应运用现代知识去剔除宗教中荒谬的部分,从而使其真正价值再次闪现出光彩。

或许有人说,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还不知道呢,你觉得是珠宝,但实际上说不定只是淤泥。这也不错,但这是需要我们具体打开盒子看看才能判断的,仅指着盒子就下结论是不科学的态度。或者说这种态度才是现代人最普遍、危害最大的迷信。而不管怎样,当我们抛弃那些无所的枝来看耶迦时,当我们注意他们是在什情况下说了么话做了什么事时,很多固定的宗教观念是会产生变化的。
2#
发表于 2009-11-28 10:14:57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传教者拿着华丽的盒子到处炫耀,还不是为了吸引人们入教?
即使在广大的教徒中,能有几个明白宗教自己的精华呢?
3#
发表于 2009-11-28 10:28:52 | 只看该作者
宗教中有些教徒是自坏家门!我们搞哲学的人应努力拨开泥沙寻找真金。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7:28:58 | 只看该作者
即使在广大的教徒中,能有几个明白宗教自己的精华呢?
------------------------------------
凡是宗教教徒,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精华。
就象仁者你一样:
你既然研究哲学,就必定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哲学的奥妙。
5#
发表于 2009-11-28 19:1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茂 于 2009-11-28 19:14 编辑
即使在广大的教徒中,能有几个明白宗教自己的精华呢?
------------------------------------
凡是宗教教徒,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精华。
就象仁者你一样:
你既然研究哲学,就必定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哲学的奥妙。
宣昶玮 发表于 2009-11-28 17:28
此话差矣!
研究哲学,当然必定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哲学的奥妙。
但是信仰哲学,就不一定知道哲学的奥妙了。

同理,
研究宗教,可以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宗教的奥妙。
但是信仰宗教,就不一定知道宗教的奥妙了。

宣兄逻辑性稍欠,亟待加强!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0:10:40 | 只看该作者
俺是宗教徒,所以知道真相;而你却只是猜测:
你怎么能有俺了解事实呢?
你不肯服输,这是你的特点吧?
7#
发表于 2009-11-29 08:43:45 | 只看该作者
不肯服输是你我的共同特点。
我们研究哲学就是要找出事物的一般规律。
我这里讲的就是一般情况:
有的宗教徒了解宗教的真相,有的宗教徒不了解宗教的真相;]
但是,宗教学研究者,总会了解一部分宗教真相的。
我看您不会不承认上述观点吧?
8#
发表于 2009-11-29 08:45:21 | 只看该作者
拿自己的个人感受来代替一般规律,其中的感性成分也太多了吧?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09:23:43 | 只看该作者
拿自己的个人感受来代替一般规律,其中的感性成分也太多了吧?
--------------------------------
这正是理论家的特长啊!
老子怎么说?
“不窥牖见天道”吗!
你这个道家分子竟然连老子的训令都忘记了?
10#
发表于 2009-11-29 10:03:04 | 只看该作者
1# 宣昶玮

俺对这话题有兴趣,在还没加入讨论前先搞清楚,有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宗教”?定义是啥?
谢谢
11#
发表于 2009-11-29 15:07:11 | 只看该作者
拿自己的个人感受来代替一般规律,其中的感性成分也太多了吧?
--------------------------------
这正是理论家的特长啊!
老子怎么说?
“不窥牖见天道”吗!
你这个道家分子竟然连老子的训令都忘记了?
宣昶玮 发表于 2009-11-29 09:23
知道“不窥牖见天道”这句话并不是指一般人的一般情况,而是指特殊人的特殊情况吗?
我们学老子不要只学皮毛啊!
12#
发表于 2009-11-29 15:11:50 | 只看该作者
1# 宣昶玮  

俺对这话题有兴趣,在还没加入讨论前先搞清楚,有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宗教”?定义是啥?
谢谢
一言惊人 发表于 2009-11-29 10:03
宣兄真有趣!
不知道什么叫宗教,竟然敢自称为宗教徒?
13#
发表于 2009-11-29 19:40:48 | 只看该作者
此贴很热,去叫老邪来看
14#
发表于 2009-11-30 10:07:2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家都来参与讨论!
15#
发表于 2009-12-1 13:3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两极使者 于 2009-12-1 13:39 编辑

呵呵呵,我来发表一点拙见: “函家”把精神领域分为科学、哲学、神学。基本上我表示赞同。
以“人”这种高级灵长目动物自身的肉体和思维特质来看,其“思维”的潜能更大,而人类对自身思维的研究还很落后,比如最先进的机器人目前也只是会做一些低层次的模拟思维,和科幻片里的完全是两码事。哲学是有趣的,因为它是科学和神学的交汇区,很多时候我们能够通过研究哲学而触摸到思维的规律,这是令人兴奋的事……
如果用中国功夫来打比方,人生的境界大体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科学”阶段,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抗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大;二是功力强大的“哲学”阶段,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西毒欧阳锋中了黄蓉的诡计,把九阴真经的穴位完全练混了,可是他功力强大,居然成就了一门厉害的新功夫。也有一些飞花摘叶就堪比利器的高手。当然武侠小说未可全信。现实中一个智慧、意志、修养都到了一定程度的人,往往做哪行都能搞出一些门道,这就是有“功夫”的人物。其精神境界大约可以用“哲学”来描述,锐意进取的能力,加上反观自省的修为。 三是超现实主义的“宗教”阶段。功夫里讲的“剑气”,宗教宣传里的“佛光”、“显圣”等等这些带有神奇色彩的成就,现实中是存在的。例如 各类明星偶像对于粉丝的感染力;某种学说、主义对人们的煽动力。范围小一点的比如壮烈的行为、强烈的意志、情人的魅力、精彩的作为等等,这些都会呈现出超出世俗规则的一种能量,神奇,令人心仪。有趣的是,有些人天生“感染力”就强,比如美貌、才华等,也有些人是后天修为而得,比如有些人为人处事“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走一步看十步,处理任何事情所向披靡,这种“能人”我们也是常见的,厉害的政治家、商业奇才等等。

我对宗教涉猎不少,但是都不深,如果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传道者的失败,他们的感染力不够。一个人的境界在哪一个档次上,是由自身的实力和努力决定的,而不会说因为去从事宗教的行当,就功力猛增,一下子超凡脱俗起来。
把宗教信成“迷信”的,归根到底还是个体修为不够。这种人你让他做什么他都能给你搞出“迷信”的花样来。
“如何看待”的问题,向来都是一种柔软的引导,而绝不能成为强硬的压制。不如此就失去意义。

说起来宗教还是可爱的,邪教除外。因为厚重的历史必然滋养和锤炼诸多陶冶情操的文艺精品。喧嚣的红尘里,以宗教的名义去换换脑筋,欣赏美好,放松压力,又兼得一些倾听的耳朵,不亦快哉。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看法~
16#
发表于 2009-12-3 03:16:49 | 只看该作者
宗教,是娱乐,也是装潢,还是寻找约会对象的美好地点,是给正装卖帅的机会,做了坏事的还可以去寻找无限制的宽容,总之当代的宗教都是轻松的玩意。
17#
发表于 2009-12-3 08:23:03 | 只看该作者
两极使者先生的分析,深刻而精湛。这在函家的局域事物观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
18#
发表于 2009-12-3 12:34:49 | 只看该作者
17# 俞明三

呵呵,相视一笑,心领神会,所谓知音,人生大乐。
19#
发表于 2009-12-3 12:36:50 | 只看该作者
宗教,是娱乐,也是装潢,还是寻找约会对象的美好地点,是给正装卖帅的机会,做了坏事的还可以去寻找无限制的宽容,总之当代的宗教都是轻松的玩意。
蓝色小鹿 发表于 2009-12-3 03:16


哈哈哈,有理有理。如果宗教不能顺应潮流,也是不思进取的短见。
20#
发表于 2009-12-3 21:15:59 | 只看该作者
有劳两极使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20 , Processed in 0.0714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