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005.关于光子离子形态和完整形态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4 02:3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005.关于光子离子形态和完整形态的思考
2018.1.4
在思考宇宙射线的时候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宇宙射线中的“氢”、“氦”元素都是离子形态?偏电荷光子的一般形态是否也是离子形态,才能聚变出质子和中子?
物质的完美形态不是离子形态,而是核外电子形态,核外电子形态是电中性形态,电中性的物质不具有偏电荷的物理属性,是否没有吸引力,不能形成原子、星球和星系?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就要寻找离子形态的深层次原因。
物质初成可能是离子形态的,与自由电子结合才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不失为相对合理的解释。
原子形成需要一定密度的正负偏电荷光子,而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自由电子相对匮乏,高温离子现象相应产生,离子形态的物质是气体和液体形态、偏电荷形态。当然,还有过渡形态,部分离子形态,陶瓷的烧造和粉末冶金的生产过程就是利用物质部分离子形态的形成和改变过程,核外电子共轭也会产生偏电荷现象。
光子的离子形态是没有核外电子形态,电中性光子可能是偏电荷光子的核外电子形态。这样,电中性光子可能存在正反物质形态,不同电中性光子是否相互排斥呢?通过验证才能知道。
本来由于“核力”相互吸引的正负偏电荷光子,一旦“完美”就可能相互排斥,目前还是猜想。为什么正负电子的结合要采取偏电荷形态,要有核外电子补充才能达到相对均衡,对我还是谜。
光子的偏电荷形态目前还是我的个人猜想,来自核外电子的分析与光子、原子相互转化的认识。是否如此,需要科学验证。许多相对“权威”的物理学认识其实也证据不足,不必迷信,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和宇宙形成的爆炸说,我已经批评很多年了。
想到哪,写到哪,是“民科”的优势,也是“民科”的劣势,因为缺乏科学论证,也没有相关条件。但是总比什么不做要好,说明在想问题,做事情,关心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我属于“民科”,看了几部书,发现疑问就开始胡思乱想,但不是没有一点依据和道理,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可能带来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飞跃。
牛顿和爱因斯坦所受的教育未必比我们多出多少,不失为划时代的大科学家,我们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创新才有突破,“民科”未必不能创造历史,“民科”蓬勃发展是科学繁荣的体现,与专业结合必将带来二十一世纪物理学新的突破!
物理学已经墨守陈规太久了!我们的责任不是守旧,而是创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28 , Processed in 0.0614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