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1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函变法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8 18:1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函 变 法”简 介
                                               俞明三(13706271948)
内容提要:先哲们提出的辩证法将一个生动变化的世界本质展现在人类面前,意义非凡。然而,诡辩论片面利用辩证法揭示的恒变性,乘虚而入,以相对主义搞乱了人们的思维,对理论与实践造成了莫大的危害。三点论的函变法,以“时空参变”增强了辩证法的精致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对辩证法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关 键 词:辩证法、形上法、三点论、函变法、三大新规律。
2005年3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发起,全国几十所大学和科研单位学者参加的“青年哲学论坛”,在哲学所所长李景源研究员的主持下,吉林大学孙利天教授主讲。提出:唯物辩证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辩证法沦落为“变戏法”),也是目前相对沉寂的一个领域。如何切实有效地推进辩证法理论研究,已成为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新华文摘》2004年第三期载姚大志文章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陷入了困境。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刘立群研究员在“辩证法的局限与误区”一文中指出:“……各式各样的辩证法,其中所讨论的内容虽然并非无道理,一无可取,但是总的说来道理相当勉强、简单、似是而非,甚至有人说,辩证法就是变戏法,……”,又说,“有关辩证法的那些论述实际上也都相当空洞、机械、简单化,……在实践中陷入极大的误区和混乱。”,“讲空话,套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真正的共同标准和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辩证法确实离诡辩相差不远,甚至大体相同。……”还说“辩证法问题之所以讨论不清楚,主要是因为它本身就有严重缺陷。”
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撰文指出:“和谐辩证法正在形成。”,中山大学张华夏教授提出了系统辩证法的研究。中国社科院庞朴研究员在“中国哲学的贡献”一文中指出:“中国哲学不主张用综合法取代分析,而是综合其综合与分析,此之谓整体性辩证思维。南京市社科联2007年评出的三等奖著作《三点论纲要》也提出了辩证法创新的思路。
我们花费了几十年心血写成的《三点论》,在辩证法方面,也大胆地对先哲们的未尽之言进行了揣摩。
我们的《三点论》提出:“时空参变是辩证法拒斥诡辩的精致要求”。
“三点论”通过对先哲关于辩证法方面未尽之言的考证、揣摩,用“时空参变”的精致内涵显现辩证法本来的客观性,从而提出“时空参变”是辩证法拒斥诡辩的可操作性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还辩证法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这一特征视角出发,以运动观、历史观研读文本,分析语境。抓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灵魂”,从瞬间时空上研究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时空参变要求,用世界的一切作为证物,研究分析辩证法的根本要领和客观形式。
针对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我们提出辩证法必须强化精致结构的看法。这就是:
一点论的思维特征是形而上学法,即形上法。它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固定的方法看问题;而两点论的思维特征则是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动态的、变化的方法看问题;我们的三点论,则将它们正反相融和,用“函变法”思考问题。
     形上法是静态思维法,辩证法是动态思维法,函变法则是动静结合的平衡移动法。
     形上法在科学研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物理上的质点、刚体、参照物、理想状态、通常状态,化学上的分析纯要求、密闭实验,社会科学上的极端分析、典型试验,初等数学的常量运算等。没有这样排除干扰、突出一点的静态思维,人们就无法着手分析认识事物。
     同样辩证法在科学上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如物理上的力的合成研究、流变研究、相对论研究、量子力学研究、波粒二象研究,化学上的同素异性体研究、可逆反应研究、混和物研究、分散系研究,社会科学上的环境研究、历史研究、条件研究、和谐社会研究、科学发展观研究,高等数学上的变量研究等等,没有这样全面联系、研究变化的动态思维,人们同样也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生动的现实。
     然而人们在实用中发现,这两种思维方法,各有使用的时空领域,到处乱套,往往使人们走向极端,闹出笑话,造成惨重损失。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做法、盲人摸象、掩耳盗铃式的思维,公孙抬驴式的不知所措、变戏法式的狡辩、文革中的极左极右典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式的相对主义,还有许多象列宁指出的沿着辩证法滑向泥坑去的现象,等等。
     现在哲人们常说的“无用即大用,无也是有,有也是无”等等的口头禅,就是最典型不过的例子。某事物本来在某方面无用,但在另一方面却是有大用;人们在无法直接看见的情况下说空气是空无,但在实验中发现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实有。这些本来是很明白的事理,不问时空场合,把它们糊乱地堆在一起,以超越时空的所谓“全面”,将不同时空的事态重叠在一起说,似是而非,玄而又玄,弄得人们如入五里雾中,不知所以。
追究这些极端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对时“空参变量”上的把握不同而造成。
     三点论以事物都具有的特征第三点为切入点,巧妙地引入“瞬间时空参变量”,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自然地产生了“瞬时时空”参变的“函变法”,这一思维法,产生于形上法、辩证法的融和,必然增扩了应用的时空范围。
       所谓“函变法”,就是函中有变,变有函规。它是“静态形上思维”和“动态辩证思维”的精致融和。
       辩证法有著名的三大规律,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正是这三大规律,因为没有“时空参量”的“参变”才造成某些人所说的“变戏法”的狼狈形象。
函变法总结这一深刻教训,也提出了三大规律,作为辩证法三大规律拒斥诡辩的精致要求。这就是:

                   平衡移动规律、极值拐点规律、振荡趋中规律。

      所谓平衡移动规律,这是对应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时刻在事物中存在着,宏观现显,到底是统一为主还是对立为主,随人主观认为所定,从而就给“人为”主观因素掩盖客观事实和规律提供了机会,也就不可被免地在明明和谐运转的世界中,出现任人情感摆布的“极左极右”这种表面怪而实质不怪的现象。
      函变法提出平衡移动规律,它源于化学变化规律,既包含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合理客观,同时又具体强调了统一的平衡特征和对立的移动特性。有了这一规律,就可使以和谐世界为前提的运动变化规律成为人们正确对待各种纷争、各种剧变的有力思想武器,对各种极端行为产生有力的抵制。
      所谓极值拐点规律,则源于数学分析的变化曲线,这是对应于质量互变规律提出的。一切在变,这是人们的共识。但什么状态的变才是质的变化,往往无客观标准,在极端年代就成为人们信口雌黄的依据。如“一切都是阶级斗争的反映”等等就是如此炮制的。函变法指出了极值拐点规律,就引导人们依据客观事实总结出数学上曲线的极值、拐点形式为参照点,这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如水在常态时的沸点、冰点,人的生命极限点、法律的临界点,事态的转折点、矛盾的激化点等等。这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高度决定人们的视野,角度决定人们观念,尺度把握人们的人生”。有了这个规律,就可引导人避免信口雌黄,一切追求依据。这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也就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论根源。
       所谓振荡趋中规律,这是对应于肯定否定规律提出,它源于物理振荡原理。肯定否定规律,只是说了新事物肯定战胜旧事物,但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却使人难以捉摸。因此往往许多别出心裁的歪门斜道也以新事物的面目出现,使人们识不透它们的真面目。这在文革中比比皆是,今天冒出一个战斗队,明天冒出一个造反派,有些老政治人物往往也卷入其中,不知东南西北。在学术上也是如此,哲人们往往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以推倒前哲的体系,不管时空,不管前言后语,仿佛只要不同,就是创造、就是发明。结果泥沙俱下,混乱不堪。函变法指出任何新事物都应与时空相联系,都有振荡趋中的自然倾向,合久趋分,分久趋合就是这一规律的显现。脱离时空,无视振荡趋中规律,一切就天下大乱,无法言说。
       这三大规律以其精致的思维奠定了函变法的理论根基。
将函变法去掉时空的参变,则可还原成为形上法或辩证法。如平衡移动规律没有时空的限制,只强调平衡时,就成为形上法。
相反只强调移动时则又变成了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人为不确定性就又都彰显出来。
极值拐点规律、振荡趋中规律也是如此,只要脱离了时空瞬间特征的限制,它们就分别堕入不确定性,进入任人信口雌黄的怪圈。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看出,函变法尊重历史,尊重前哲。对前人的成果找到了其发光的时空,放到了合适的位置上,对数学、物理、化学的三大武器也进行了悉行运用,应该说,这是对应了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在这一点上又可以说是自成一家的。希望大家能理解应用,并共同研究,完善这一十分有意义的哲理思考。
2#
发表于 2009-11-19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辩证法确实需要修正和补充。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09:02:20 | 只看该作者
您的似与不似思想可在这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09:04:34 | 只看该作者
尤其是对悖论问题的解决与完善辩证法是同一条路径。
5#
发表于 2009-11-20 10:46:19 | 只看该作者
满园瑰宝,令人一见而愉悦!
6#
发表于 2009-11-20 11:10:21 | 只看该作者
尤其是对悖论问题的解决与完善辩证法是同一条路径。
俞明三 发表于 2009-11-20 09:04
说得对!是这么个理儿!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4:13:46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8#
发表于 2009-11-20 14:45:10 | 只看该作者
“函 变 法”简 介
                                               俞明三(13706271948)
内容提要:先哲们提出的辩证法将一个生动变化的世界本质展现在人类面前,意义非凡。然而,诡辩论片面利用辩证法揭示的恒 ...
俞明三 发表于 2009-11-18 18:16


阁下要等最少300年后才知道你的东东有没有用途,在我看来,现在好像没有什么用途,倒是两极哲理可以让人“现知现用”的感觉,哈哈哈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8:26:04 | 只看该作者
一言惊人先生,两极哲理确实可以让人现知现用,这在多处,我都说过。至于函变法有没有用途,这是相对于辩证法的不足之处而言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8:30:43 | 只看该作者
二者的对象是不同的。就象飞机只宜在空中发挥作用,但它绝对不会代替自行车的作用的。
11#
发表于 2009-12-3 03:26:37 | 只看该作者
书签一下~再来拜读
12#
发表于 2010-1-5 15:51:32 | 只看该作者
此文无用晕。
13#
发表于 2010-1-5 15:51:47 | 只看该作者
此文无用晕。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17:23:00 | 只看该作者
此文是对辩证法而言的,有些联系现实不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49 , Processed in 0.0603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