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国谦﹕什么是泛民最好的「反统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6 14:4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04月26日


「上海之旅」结束,有人说,此行是「统战之旅」,至少泛民议员是这样想。为了「反统战」,有泛民议员索性选择不去上海,而选择去上海的泛民议员当中,有人做「骚」带同违禁品闯关向支持者「明志」,然后声称不满被海关扣留物品而折返香港,亦有人为了显示「共同进退」而退出上海之行。即使继续上海行程的泛民议员,也各有各宣示立场的方式,有人留守酒店拒绝跟随大队活动,亦有人离队到港式茶餐厅派发「公民提名」单张。27名泛民议员,最终只有10位在上海跟中央官员谈政改,而跟随大队完成全部行程的,更只有3位。原本是泛民阵营就政改问题跟中央官员直接对话的一个难得机会,却在「反统战」的心魔下,落得「天残地缺」的局面。
理性务实
反过来去「统战」中央政府
统战就是「统一战线」,政治上的少数派最需要「统战」来壮大自已的实力。中央政府与香港的泛民主派之 ​​间的实力比较,以泛民常挂在嘴边的说话来形容就是「鸡蛋与高墙」、「大卫与哥利亚」。以中央政府今时今日的政治实力,有没有需要利用这次上海行来「统战」香港的泛民主派呢?但香港的泛民主派却将上海行上升至「统战」的层次,因此搞到进退失据,未能在此行中为政改注入新动力。如果真的存在「统战」,那泛民最好的「反统战」就是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回归《基本法》及大人常委的相关决定去讨论政改,反过来去「统战」中央政府,让中央政府对香港进一步发展民主消除疑虑。
在上海的政改座谈会上,中央和泛民在政改问题上虽然「各自表述」,但却高下立见。泛民硬销包括「公民提名」和「政党提名」在内的三轨方案,但系统性理据欠奉,沦为口号式的口水战。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发言时,却就提名委员会提名特首候选人提出系统性理据——提名委员会按均衡参与原则组成,并执行提名特首候选人的权力,这种安排是要降低三方面的风险,包括政治对抗、宪制危机及民粹主义,这些重要的理据有助社会明白中央为何不接受「公民提名」和「政党提名」的原因。若果泛民能理性看待这些理据,中央与泛民在政改问题上的分歧便有收窄的可能。
「上海之旅」算不算有成果?对于这个问题,现阶段没有答案。事实上,由一开始,普遍认为不可能在一次会面中收窄分歧,但仍然期望透过此行推动中央与泛民日后的沟通对话。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在上海座谈会席间表明,愿意在两个月内,与没单独谈过的所有议员逐一约谈,现在球已经落到泛民一方,如果泛民能积极回应,透过跟中联办官员的会面来延续「上海之旅」的沟通对话,今次上海行可算是取得成果。但有个别泛民政党在上海行结束翌日,到中联办门外请愿,批评今次上海之行「有见面,无沟通;有讲话,无聆听」。3位中央官员回应泛民议员要求,单独会谈了两小时,这还叫做无沟通、无聆听?观乎泛民这些举动,再看他们对张晓明邀约的反应,仍然扭扭拧拧,说什么「持开放态度」,既没有说「不」也没有说「好」。按此来看,拉倒的机会还是很大,果真如此,「上海之旅」可算是白走一趟。
张晓明说,在未来两个月再约见泛民,这「两个月」之后,就是部分泛民扬言要提早「七一占中」的日子,泛民如果真心想落实普选,就要放弃抗争路线,回归理性讨论的道路上。
作者是民建联立法会党团召集人

来源:明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43 , Processed in 0.0573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