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 自愿进入圈子的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9 08:5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茂 于 2009-11-23 19:09 编辑

事实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何尝不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这里,我们借用哲学上的一对概念:本质和现象,来说明一下这个过程。



设有一组同心圆,我们称圆心为 “本质” ,最外一层圆为“现象”(图1-1),越接近圆心就越接近“本质”。其内各层圆均具有“本质”和“现象”的二重性。不过,半径愈大,“现象”成分愈多,“本质”成分愈少;反之亦然。

当我们一开始接触某个事物的时候,总是首先感受到它最表面的现象,随后一步步地深入进去,才能慢慢透过其表面的现象,逐渐认识到它的本质。过去西方历史上有许多的哲学家,要么认为透过现象一下子就能抓住本质,要么认为只能认识现象,而本质是不可知的。这种“非此即彼”的观点,认识不到纯而又纯的东西是没有的,认识不到世界上大多数的事物都具有二重性,都处于“此”和“彼”这两个极端之间,所以,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

但是,什么是较全面、较完整的认识呢?换句话说,人的认识能不能够真正完结呢?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在接近本质的过程中,我们将会发现,离圆心越近,我们每前进一步所要迈出的步子就越小,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深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前进的速度就要慢下来了。此时,要想对该事物的认识打破现状,突破瓶颈,产生飞跃,就得跳出圈外,另辟蹊径,死钻牛角总是没有出路的。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是得到一些相对完整的认识,所谓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

跳出圈子有多种跳法,有一次跳出不再进者,也有反复多次出入者。但须以曾经进入到一定深度为前提,方能有所成就。那种只在圈子的边缘地带频繁进出者,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永远也不得圈子内的奥妙的。

在认识上,深入圈子有如分析法,跳出圈子又像综合法。两种方法对于认识这个世界都是非常必要和不可或缺的。问题在于,过去,人们对于“入”的偏爱确实有点太过分了,矫枉过正,现在强调一下“出”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说的是自愿进入的一类圈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09-11-23 12:06:26 | 只看该作者
1# 天茂

很佩服您的见识!
那么,请问对于“跳出”,又有什么高见呢?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8:55:49 | 只看该作者
1# 天茂  

很佩服您的见识!
那么,请问对于“跳出”,又有什么高见呢?
要有光 发表于 2009-11-23 12:06
下文将继续贴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26 , Processed in 0.0669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