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8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二)两极哲理的方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5 12:4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问我,是不是想把两极哲理发展成为宗教?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两极哲理的出处、用途、效果,及客观条件等问题,才能做出答复。


笔者认为两极哲理是取自生活、用于生活的哲理。更明确地说,两极哲理不同于任何宗教,他乃独树一帜,人人都可以运用之。应该说有的人已经在运用,为何这么说?君不见有的人乐于济贫助弱,不就是善性前极吗?只是他们用得不知不觉罢了。两极哲理只不过是笔者将其行成文字,而成为一册有系统的哲理,以供人们参考使用。说到运用两极哲理,就好似武侠小说里的武林秘岌被发现一样,他是非正宗的武功,很容易走火入魔,因此需要正统宗教的传统“内功” (即指宗教的戒律道理及仪式等)的协助,才不会引火自焚,所以两极哲理应该与宗教相辅相成,从而互相获益。在效力方面,目前的宗教大小派系及其支流派系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清,倘若两极哲理再成为宗教,也只不过是在天空里多了颗小星星,放发不出光芒,是多么的没意思及没意义。我说两极哲理应是独树一帜的人类宝藏,两极的方向更是不偏不倚,她只需继续充实使其完整,更富积极的意义,必能供人类使用。她决不是也不能走向宗教;这个独具特色的哲理可以借鉴宗教系统,包括教义、戒律、仪式等来相辅相成。


谈到宗教,我想到它的发展趋式。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技术刚发展等因素,宗教以语言传播就成为最有效力的方法了,无形中造成了不同宗教各占一方的局面。近代随着文化水准的提高、通讯的发达、科技的日新月异,世界也就变得越来越小了,不同宗教也因此有机会互相的交流,因此由宗教扩散而引起的冲突在若干年前时有所闻,如新加坡在五、六十年代道教与佛教就经常与基督教引起瓜葛。但也因为各宗教不同信仰的互相扩散,才能使它们更进一步地互相了解。斯里拉马奎施纳(SRI RAMAKRISHNA 1836-1886 )等人在约150 年前就悟倡了“各种宗教信仰均是殊途同归”的结论。斯里拉马奎施纳在其一生中始终不逾地追求印度教、伊斯兰(回教)和基督教的信仰,世人都赞同他达到了很高的修行境界。目前传播“各种宗教信仰均是殊途同归”的讯息还有清海无上师及其他组织,据说她也达到很高的修行境界,在西方及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她的追随者。这个组织也为世界的天灾人祸提供援助,值得赞扬。


借宗教的发展来分析,从以前认为只有自己的宗教才能达到信仰目标(即得到好的修行境界及上天堂),发展到现在的“各种宗教信仰均是殊途同归”的进展,不是有了飞跃的进步了吗?那么宗教还会有怎样的演变呢?是不是“只要你有高尚的品德,都能与宗教信仰殊途同归” 呢?倘若是的话,那两极哲理就有其实用的价值与地方了。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底子” (取自实验名词BACKGROUND )。譬如在很好的环境下培养细胞,但还是有少数细胞在短期内死亡,这个在短期内细胞死亡的数目在实验室里即称为BACKGROUND。以全民就业来说,在美国是指只有约百分之四的人民失业,在新加坡是指约百分之零点五的人民失业。这百分之四与零点五就成为美国及新加坡全民就业的“底子”了。各宗教经过漫长的几千年传播之后,估计全世界还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的人没有真正的信仰,这十五到二十五的百分比可说是宗教信仰的“底子”了。那么属于这“底子”的无信仰者要何去何从呢?两极哲理在各篇章已经说明是与宗教殊途同归,是不是两极哲理也可以帮助这些无信仰者向善向上,使无信仰者亦能获得和宗教一样的修行,为人类千万年后的文明做出贡献呢?


总之,两极哲理不能成为宗教,她的任务是与各宗教相辅相成,并做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处事哲学,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

http://www.lee-philosophy.org/viewthread.php?tid=36&extra=page%3D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8 22:41 , Processed in 0.0610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