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 老子的“道”与现代科学的发现不谋而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5 09:3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老子》中对“道”的种种描写,如“惟恍惟惚”,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十四章》)等等,都与现代科学在微观领域内的发现,如与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波粒二象性、难以捕捉的特性是何其相似乃尔!这要比西方人的“原子”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现代科学在宏观领域内的新进展与老子的说法也极为吻合。《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在这里说的宇宙的起源问题,和现代科学比较公认的大爆炸理论极为相似。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一个极度压缩的能量体(“一”),它在瞬间通过大爆炸产生了最初的质子和电子(“二”),后又合成了中子(“三”)。这三类基本粒子经结合产生了最初的氢原子,无数的氢原子在汇聚成星体后经过核聚变再产生出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因而就生成了宇宙万物。这简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化生万物”最生动的写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2:00 , Processed in 0.0607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