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 理论和现实中处处有“悖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2 09:2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事实上,许多的现实和认识,将其结构简化之后,也都具有“A<B<A”这样一种最简单的链条形式。

  比如说,下面的例子就都是这样的简单链条:

  “鸡生蛋,蛋生鸡,鸡又生蛋”就是这样的链条;

  “我在撒谎”,这是一个通俗表达语义学上的悖论,称为“说谎者悖论”。其结构为“真→假→真”,也是此类结构的链条。

   实际上,现实中的“自杀”、“自我否定”、“自我批评”也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说谎者悖论”;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及“否定之否定”等等哲学观点,也都是此类结构的链条。

  再如,将一枚双金属片串连在电路中。由于通电后两种金属受热膨胀系数不同,致使金属片弯曲而导致电路中断;断电后,金属片冷却又恢复原状,使电路接通,然后再受热弯曲断电……。这样,就又形成了“接通→断开→接通”的悖论式链条。

  佛教理论中有一条就是反对“执着”,但如果这个反对过于强硬的话,岂不是又陷入了执着于“反对执着”这样一个自我矛盾里去了吗?

  我们经常在观察外界事物,这时我们就称自己为“主观”,而外界则是“客观”,这似乎是两个经纬分明的概念。但当我们拿起镜子来观看自己的容貌时,镜子中的那个影像到底是“主观”呢?还是“客观”呢?我们自己都变得迷惑不解,“我”与“非我”也弄不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10 , Processed in 0.0517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