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一、 “适中”与老子的“守中”还包括广大悉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4 10:0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子》中的重要概念是“道”。道具有无限多的二重性,如似有似无性、极大极小性、有限无限性、无善无恶性、阴阳相交性、刚柔相济性、动静相间性、精神物质合一性、变与不变同一性;它既是现实的,又是概念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本体论,又是认识论;既是世界的本原,又是自然的规律;它既包含了万物,又被万物所包含……等等等等,就是说“道”囊括了一切的矛盾和对立。因此,也可以说“道”同样具有“适中”性。这就是《老子•五章》中说过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里的“守中”,显然并不仅仅指不偏不倚,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广大悉备,能够包容万物。如在图3-1中,它并不单纯指一点Q,而是可以代表整个线段AB。当然其实质仍是不偏不倚的“适中”。我们在总结“三”的三种状态时就发现,“状态三”不仅有中介型,还有融合型和包容型,其原理就在于此。

得道者,能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不变,因为包含着万变,所以常常给人一种很难捉摸的感觉)。“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老子•四十九章》),“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老子•五十章》),永立不败之地。有这种意识的人,因为比较“守中”,又能灵活地应用“适中”的原则,故此,对外界变化的适应性也较强。所以,就能够生活得比较轻松,也比较自在。老子本人以及后世一些“得道者”如陈抟、张三丰等自由自在、忽隐忽现、形踪不定、难以考证的身世就反映了以上种种特点。

关于老子“守中”的思想,世人多不易察觉。甚至有人把“守中”解释为“实修”、“不言”等等,这岂不是丢了老子思想的根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44 , Processed in 0.0611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