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 《易经》中的“适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4 09:5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一本具有哲学思想的书。在它的六十四卦中,有一“谦”卦。这一卦既不像乾、坤、泰、否等卦那样重要,也不像坎、离、既济、未济等卦那么显眼,即使在本书后面将要提到的十六个特殊卦中,也没有它的位置。正像其卦名一样,它好像是位谦谦君子,又像是一位高人隐士,默默地隐蔽在那里。但对《周易》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一卦不仅是一个吉卦,而且还是在全部六十四卦中唯一六爻全吉的卦。这是为什么呢?多少年来,人们总是从理义上来解释,说:只要谦虚,就会吉祥。这就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问题一样,不能从象数上给人以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是,我们若从谦卦的卦象“”上,仔细观察一番,就会发现其卦象是一阳统五阴,而这关键的一个阳爻,恰好处于我们现在正讨论着的“适中”的位置——1/2~2/3(即三爻所在的位置)处。如此“适中”,岂能不吉乎?再看几个类似的卦:夬、姤、同人、大有、小畜、履这六卦均为一阴统五阳,而阳和阴,分别被作为“正”和“邪”的代表,因此,此六卦不全吉;在一阳统五阴的六个卦中剥、复、师、比这四卦中的阳爻均未处于全卦之“中”的位置,所以也不全吉;只有谦卦和豫卦的阳爻处于“中”位(三、四爻),但豫卦的阳爻占据了阴位,不当位,所以不吉;唯有谦卦,避免了上述种种的不利因素,因此成为六十四卦中唯一的六爻俱吉的卦。有人发表文章说,“恒”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卦 ,它可以代表“太极”。观察一下它的卦象,就会发现与“谦”卦的卦象有着类似的结构,只是阳爻数由一个变为三个罢了。过去人们研究《易经》,只注意内卦与外卦三爻之“中”,而不注重全卦之“中”,或者以为整个卦象中就没有“中”,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失策!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人为何要用六爻来组成一卦,而不用四爻、五爻、七爻或其他的爻来组成一卦呢?对此,曾经有过多种解释。但是,我们因为现在有了“适中”的观点,就可以对这个问题带来一种新的解释。

我们知道,“中”的思想,也是《易经》基本思想之一。但“中”并不包含“正中”,这也是我们的祖先早已感觉到的自然规则。因此,一卦不可能由奇数个爻组成,否则,将会有一爻处于“正中”。但是,因为2/3-1/2=1/6,所以要想将某一爻正好放在1/2~2/3(或1/3~1/2)的位置上,就只能将一卦分为六爻或六的整数倍爻。而将一卦分为十二爻或更多的爻,则显得又过分繁琐(事实上,《易林》就是这样做的)。因此,将一卦分为六爻,则是顺理成章的了。

虽然,谦卦六爻都吉,但细看卦、爻辞,却没有一句在说大吉。另外,谦卦本身又恰好处于上经之“中”(三十卦之第十五)位。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我国贤哲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对“适中”的原则有了相当程度的掌握。

不过,《周易》的整体思想是“易”,即变。从它六十四卦的结构、卦爻辞中的忧患意识和遇事要处处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来看,是在主张以万变应万变,它教给了人们许多的招术,用来应付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这种意识很强的人,确实给人以一种精明能干的感觉。但是,变来变去,总有变不转的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在一些大的问题上,老是要栽跟头。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什么事也较真,什么事也想弄个明白,神经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常为一些小事而疲于奔命。因此,这种人活得很累。当代西方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过分强调多样性、差异性、变化性和不确定性,似乎就在犯着类似的毛病。不过,完整而不是零碎、灵活而不是死板、辩证而不是机械地理解“易”之三义:变易、不易、简易,就不会出现以上的种种偏差。
2#
发表于 2010-5-4 10:35:53 | 只看该作者
当代西方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过分强调多样性、差异性、变化性和不确定性,似乎就在犯着类似的毛病。不过,完整而不是零碎、灵活而不是死板、辩证而不是机械地理解“易”之三义:变易、不易、简易,就不会出现以上的种种偏差。


什么“主义”也离不开大道,一以贯之!

东方哲学有个好处,就是有“大道”打底,能够灵活地跳进跳出,不会在学科的局限下,动辄犯教条的低级错误。现在好多科研机构劳民伤财研究的题目看上去都很荒唐,真不知道他们是真糊涂还是处心积虑制造学位名额?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8:52:0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主义”也离不开大道,一以贯之!

东方哲学有个好处,就是有“大道”打底,能够灵活地跳进跳出,不会在学科的局限下,动辄犯教条的低级错误。现在好多科研机构劳民伤财研究的题目看上去都很荒唐,真不知 ...
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5-4 10:35
对!有“大道”打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43 , Processed in 0.0548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