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 “适中”的“范围”比“精确点”好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4 09:5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遇到的往往都是一些不可度量的问题,对此,在真正应用的时候,如何掌握“适中”这个度呢?1/2~2/3给出的“范围”显然比0.618这一个“精确”点提供了更大的可操作性。

其实,如果不是研究抽象的理论,这两种做法在实际应用的时候,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过分精确位置的确定,往往是不现实的和不必要的。我们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总是允许保持一定的宽容度和误差值的。事实上,在选取一个分割点时,人们也常常把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中任意相邻两项之比近似地代替“黄金分割点”(这两项的选取愈靠后,其比值就愈接近于0.618)。而这个数列的第二项与第三项之比(1/2)和第三项与第四项之比(2/3),正好就是以上讨论的“适中”范围的两个边界,而后其余的所有比值则都处于此二数之间。至于真正的“黄金分割点”(0.618…)则是一种极限状态,它永远也不可能精确地取到(事实上,由斐波那契数列相邻两项之比所形成的新数列1,1/2,2/3,3/5,5/8,…的极限值正是“黄金分割点”0.618…)。

这就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规律:过于精细的东西,只具有理论意义;而相对粗糙的东西,才具有实践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0:07 , Processed in 0.0534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