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三、 康德+黑格尔=老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 10: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看来,愈抽象、愈普遍的东西也就愈空洞、愈贫乏;而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却认为,愈抽象、愈普遍的东西却愈丰富、愈具体。实际上,他们二人都是在对“道”的认识上(虽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此)各执一端,都是只说对了一部分。老子的“道”就是因为具有极大极小这样的二重性,才会同时也具有既抽象、又具体,既贫乏、又丰富,既有限、又无限……等各个方面的二重性的。
公元二世纪晚期的希腊哲学家塞克斯都·恩披里,在谈到思维的内在矛盾时,就曾分析过数学中“点”概念的辩证法。他认为“点”是不可量的,所以它在空间之外,但同时又是“与空间有关的──因而是内部辩证的东西。”[1]这样看来,数学中的“点”也是同时具有既无限大,又无限小的二重性的一个概念。在这一点上,它与“道”有着类似之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有这种体会。多年不见的亲友突然一下子见了面,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这就是一个极多又是极少的例子。
“沉默是金,雄辩是银”、“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水深流去慢,智人话语迟”、“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英雄死于小人之手”等等说法,也都是对极大就是极小,极多就是极少,极好就是极坏的具体、形象的描述。


[1]黑格尔语,转引自张巨青等编著《辩证逻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P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2:00 , Processed in 0.0625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