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锟斤拷09锟斤拷29锟斤拷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 对原始概念严格定义将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 10:0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学”创始人之一、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曾指出,对“科学学”这门学科不需要下一个严格的定义,过于刻板的定义容易阉割它的精神实质。为此,他还引证了《老子》中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来作为理论依据,并解释了“道”就是在一定的结构内永无休止的变化的意思[1]

列宁也曾形象地把“概念”比喻为水滴、细流,指出了它的流动性、变化性。事实上,任何一个概念愈原始、愈根本、愈抽象,那么它的普遍性就愈广,完备性就愈强,适用的范围就愈大,组成它的链条就愈长,因此,其流动性、变化性就愈强,同时,一致性就愈弱,离“道”也就愈近。这样,对它的规定和限制就愈不可能、也不应该过严、过死、过硬。

那么,“集合”,显然就是具有上述类似特征的一个概念,对于“集合”的严格限制,势必也将阉割其精神实质,使它变得残缺与破损,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我们的数学家们真是得不偿失啊!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致性和完备性也不可兼得。在集合的问题上,数学家们还是先照顾了一致性,丢失了完备性。但这是不是高枕无忧了呢?现在下结论,似乎还有点早。


[1]转引自张家治等主编《科学学导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年版P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9-29 01:56 , Processed in 0.0519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