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标题: 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打印本页]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0-1-15 00:11
标题: 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如今的中国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学习负担就异常沉重,除了在学校需要学习的课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兴趣班、提高班等等,这些,占用了孩子们过多的自由活动、学习、发展的空间。这主要源于当前时代激烈的竞争,源于父母对子女未来拥有幸福生活的期盼,源于中国传统的家长意识下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高分低能是他们普遍具有的一个典型特征。他们养成了因循守旧、模仿的习惯,严重缺乏独立思考、创新、发现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素质教育。我们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就是指要从多方面对孩子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多数人所理解的综合素质教育应该是这样的: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掌握多种技能,提高在社会上的综合竞争能力,这样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很多人片面的理解为素质等同于能力,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而且这样的培养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我认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以平等的心态采取启发和引导式教育,从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入手,首先是引导教会孩子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一个诚实、健康、有爱心的人;其次才是去培养生存的技能,如何回避并远离危险;最后是培养成为健康向上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以启发引导式教育为主导,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及稳步开发智慧的关键。在顺其自然的发展状态下,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孩子不应该成为父母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拥有独自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轨迹,既有受教育、学习的权利,也应该有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的权利。父母为孩子设计的发展之路,通常很难适应孩子的发展,父母不能(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强加到孩子的思想中去,限制约束他自由的选择与自由的发展,往往会适得其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是否健康,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生活是否幸福快乐,同时也决定了她身边的人是否幸福快乐。我认为父母及老师首先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如何健康成长,教会他们如何热爱生命,如何学习知识、运用知识。
身教重于言传,父母、师长的言行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最大,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这种影响经过长年潜移默化的渗透,很多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的观念将逐步在孩子的思想中形成。
孩童就像一张未经任何勾描的白纸,在他生命成长的最初年月中,不停地接受来自外部的各种信息,经过逻辑思维的分析、整理、判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自我判断事物的标准而父母、师长是在其成长过程中最紧密、接触最多的,因此对她的影响也就最大。父母、师长的为人态度、做事方法是他们最先模仿和效法的。
自私、狭隘的父母是很难培养出博爱的孩子。我们从小就接受并继续教育我们的孩子:要做个诚实的人。但很多父母对待子女都不能诚实相待,如何才能使她们成长为诚实的孩子呢?当孩童多次发现父母言行不一的时候,说谎是理所当然的这一观念就会在其思想深处扎根,并逐渐表现于行为,这种观念足以影响她们未来人生道路的走向及能否幸福的生活。
如何对孩子进行合理正确的教育,这是值得每个人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当今社会亟需的不是教育体制的变革,而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变革,孩子们会在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那么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的新一代,会共同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生存空间,这样的空间将会使每个成员都能享受到安宁幸福的美好生活。   
我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能深入思考、更新观念,就能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更能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时代。
作者: 高凡    时间: 2010-1-15 06:54
有理.  电脑在发脾气......回来再侃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0-1-15 08:10
2# 高凡 还请先生继续探讨点评。
作者: 心情好    时间: 2010-1-15 10:09
教育我不太懂。我自己的经验是严师出高徒。养不教父之过。

这里懂教育的高人挺多的嘛。有位搞日记美育的专家,层次很高。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0-1-15 16:13
4# 心情好
谢谢先生讨论。
当前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很多都是分数高能力弱、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最主要是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其中间或有之,也常常由于不守常规被认为是另类。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0-1-15 17:31
不守常规,的确是“另类”呀。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0-1-15 17:50
不守常规,的确是“另类”呀。
闪闪惹人爱 发表于 2010-1-15 17:31

因为是“另类”,所以现实中提供给他们的深入学习和发展机会就更少。
作者: 阳阳    时间: 2010-1-17 13:57
7# 风路

楼主高见

俺有一问与兄台商榷: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是“自由发展的空间”比较好,还是“严师出高徒”更有帮助?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0-1-17 18:15
7# 风路  

楼主高见

俺有一问与兄台商榷: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是“自由发展的空间”比较好,还是“严师出高徒”更有帮助?
阳阳 发表于 2010-1-17 13:57

我认为两者并不产生冲突。
现在的孩子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原因在于负担太重,现在社会基本上以分数作为对学生评价的标准。而严师,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治学态度为首要目的,而不是增加学生的负担。
作者: 高凡    时间: 2010-1-18 08:41
1# 风路
当今社会亟需的不是教育体制的变革,而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坦白说,我觉得很奇怪;你的文章经常矛盾百出。

观念决定体制。不是这样吗?
作者: 高凡    时间: 2010-1-18 08:43
4# 心情好
谢谢先生讨论。
当前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很多都是分数高能力弱、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最主要是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其中间或有之,也常常由于不守常规被认为是另类。
风路 发表于 2010-1-15 16:13

又来了~~不守常规?什么是常规?你要怎么守?不守常规的人倒另类了?另类到缺乏独立思考?
作者: 高凡    时间: 2010-1-18 08:51
本帖最后由 高凡 于 2010-1-18 08:54 编辑

呃~~我来个另类思考吧~~咱中国人,有这么个教育典型:

父亲:“不要撒谎,撒谎是可耻的。”
儿子:“知道了。”
话下,有人敲门。
父亲说:“你去看看,如果找我的,就说我不在。”

这不明摆着么,咱中国文化教育中最讲究的是‘投其所好’。猴子不改其爱吃香蕉的本性,因此看到了香蕉,就忘了它原来正在玩杂耍娱乐人类;人的表现虽不如猴子般直接,但不管他怎么伪装,碰到他的弱点,总会无意识地原形毕露——就像那名父亲。如此一个教管下来,一代传一代,谁都在潜移默化中受教,你能怪家长?怪师尊?怪政府?怪大环境?怪负担?怪~~压力?再说了,不就是‘投其所好’么?深懂此道的人他能没有独立思考?那可真是个怪现象喽!
作者: 高凡    时间: 2010-1-18 09:08
本帖最后由 高凡 于 2010-1-18 10:11 编辑

诚然,搞学问的人如果他只是死记硬背住一些固有名词,而对其基本面貌不求甚解又用它来贴标签,这就没多大意义了。
显然,要知道‘证’错了有时比‘证’ 对了还难。但如果人人都有能力‘证’错的话,能给真理又排除掉了一条岔路,岂非好事!
共勉吧。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0-1-18 10:17
1# 风路

坦白说,我觉得很奇怪;你的文章经常矛盾百出。

观念决定体制。不是这样吗?
高凡 发表于 2010-1-18 08:41

先生说的对,观念决定体制。教育体制的变革,其基础在于教育观念,但更新教育观念不是一朝一夕间的事情。
举几个例子
一、现在学校期末考试,要求学校不得按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定名次,但学生家长却都在私下根据考试成绩排定名次。
二、现在的课外班(英语、奥数等)很多,不知先生有没有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标准,如果谁家的孩子不上课外班,就会认为谁将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
而上述两种现象可以看出,教育观念有时就是一种潜规则,使人“被迫”去遵守、去盲从。
作者: 冷风细雨    时间: 2010-1-18 10:32
有理.  电脑在发脾气......回来再侃
高凡 发表于 2010-1-15 06:54

啥破电脑啊。。是时候换个了。。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0-1-18 10:44
12# 高凡
传统的家长作风,导致父母做不到言行一致,忽略了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当孩子出现问题以后,很多家长都在怨天怨地,有几个能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进行反省的呢?而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是导致孩子出问题的最根本因素。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0-1-18 10:55
13# 高凡
现在培养出来的多数学问人,在做的主要工作是对前人思想的理解、遵从、应用。所以他们的思考不能称其为独立思考,应该成为理解性思考。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保持怀疑的心态,继续创新性的思考,才能称其为独立思考。
作者: 高凡    时间: 2010-1-18 11:26
17# 风路
嗯~~你说的我都同意。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0-1-18 11:40
18# 高凡
和“先生”探讨问题很有收获,希望“先生”常来坐坐。




欢迎光临 两极哲理 (https://lee-philosophy.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