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全是传统哲学中似是而非的说法。它对死的定义私下进行改变,再来述说大众认同的生死关系,这是偷换概念制造悖论的惯用伎俩。戳穿他的西洋镜的方法,就是揪出他偷换概念的黑手:他在论述中将死时刻的现象根据与死 ...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1-15 07:53
回天茂老弟:
函学不笼统地反对任何说法,但要指出某一说法有它相应发光的时空。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指出了在同一层次中对立因素的相互关系之一。在性质分析这个层次上也有“阴阳分列”的并列关系的存在。所以 ...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1-16 10:36
这完全是传统哲学中似是而非的说法。它对死的定义私下进行改变,再来述说大众认同的生死关系,这是偷换概念制造悖论的惯用伎俩。戳穿他的西洋镜的方法,就是揪出他偷换概念的黑手:他在论述中将死时刻的现象根据与死的因素即死的原因偷换。将不同时空的事放在一起说,这就是他混淆思维的本质。
天茂老弟,21楼说的悖论,说的偷换概念,大千世界中也有它的一席之地的。这就是在他已偷换到的概念时空中述说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只不过这个时空域太小,以至于人们很难正确使用。例如说谎者悖论,有时就可以免打, ...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1-17 13:04
天茂老弟:
我们的讨论没有翻个儿,只少函学思想没有翻个儿。
函家哲学是人类生活思维所及的哲学。
函家的绝对运动观是对人类所及的世界的全面而言的。
函家的相对运动观、相对静止观是以绝对运动为背景的,是对绝对运动的局域。
函家的事物差异观是对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局域。
函家的正负概念中的“动动、动定、定定”是事物差异观中同体、同面、同线差异中不同对立的分析。
这些是以人类可及的世界为对象,以绝对运动为总根的树叉式的延伸,是一脉相承的。没有翻个儿,希天茂老弟再分析一下,是不是如此?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1-18 08:53
中是对一种思维形式的概括和抽象,是围绕事物重心、质点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可称作为中态思维。与其相对的是极态思维。如唯物、唯心、中庸就是极态思维。对极态思维的发散并局域则为中态思维。
中态思维在哲学上找到的大统一就是函家哲学;
中态思维在本体论中找到的本体概念就是存在;
中态思维在认识论中找到的最高概念就是绝对运动;
中态思维在方法论中找到的最高概念就是函。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1-23 11:25
人类是人,人的实践认识能力之外的无限,如果要说也是无可证伪的猜想,函学认为这是可怜无补费精神的,可用哲学幻想去思维吧!反正不负责任。
如果要明确,也只有在人类实践认识所及的范围内去明确,实践认识之外的 ...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1-26 10:28
欢迎光临 两极哲理 (https://lee-philosophy.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