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标题:
天益论哲(电子版)高速下载
[打印本页]
作者:
海之涛
时间:
2011-4-1 16:48
标题:
天益论哲(电子版)高速下载
天益论哲(全本电子版)推出,共1867页。
当今世界重要的哲学经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327813.html?w=&retcode=0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327813.html
作者:
语境之外
时间:
2011-4-2 21:13
本帖最后由 语境之外 于 2011-4-3 10:42 编辑
我已下载并阅读。
总得感觉:这是一本记录着特定时期(08、09)、特定地点(天益社区哲学版)、特定人群(以哲学视角关注中国和世界的非专业一群)关于自己哲学看法的原生态,也是中国社会在历史转型期诞生的思想‘异类’,更代表中国未来思想走向的一股潜流。它以网络对话的方式重复了哲学发轫之初哲人特有的机巧与智慧,凸显了这一时期中国不知名文人各具特色的人格色彩。有鉴于此,将它作为在中国特定时期的研究资料,其价值是潜在的、久远的。
不足之处:在把论坛版本原封不动地转为电子版本或纸质媒体的过程,
两者之间在书写格式上存在较大冲突
。
比如,跟帖者不但有自己的网名,网络功能还根据发帖者的发帖数量赋予他一个称号:“巅东狂猪/秀才”“涉雪之狐/贡士”。若按纸质媒体的理解习惯,对此不很适应。
再如:跟帖者为了对主帖内容作出点评,常常需要大段引文,却给出小段评述。 它让读者感到:似乎同一内容又被二次重复。而且在篇幅上也不很经济。
第三:哪些是引用楼主原文,哪些是跟帖者个人看法,在电子版本上很难区分。即便我比较熟悉原版网页,分辨起来依然很费力。
第四:有些跟帖与主题无关,甚至无厘头(如亮点的一些跟帖),看了半天不知所然。
以上种种会给人造成分辨上的困难和错觉。
建议:原生态是原则,书写格式要转换,引用文和跟帖者两分清,无厘头要取缔。
以上,仅仅一孔之见,难免偏颇。况且,改动起来,像如此浩大的工程,其工作量会更大!
作者:
海之涛
时间:
2011-6-1 19:57
多谢语境先生的建议。
google book: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 ... 5%93%B2&f=false
欢迎光临 两极哲理 (https://lee-philosophy.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