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标题: A6. chunyu221 : 孟子的王道思想 [打印本页]

作者: 海之涛    时间: 2009-12-11 16:57
标题: A6. chunyu221 : 孟子的王道思想

   
      
   (6) 孟子的王道思想

   
   chunyu221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哲学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253870
   
   
   孟子的王道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富民;二是教民;三是保民。
   
    在梁惠王章句中(章句是汉代经学家加上去的),孟子有这样的论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务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饿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段文字的大意是,一家人拥有百亩的耕地,其地的出产就能够一家人的吃穿了,解决了衣食的问题,然后教育人们尽孝道,社会的风气也会变得很好,街上也不会有头发斑白的老人背着东西或是用头顶着东西走。在这里孟子向梁惠王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民首先要有用以耕种的土地,解决他们的衣食问题,他们再会有道德意识,才会出现老有所养,小有所教。表面上看,孟子讲出的是一个很简单、很浅显的道理,其实不然,真理往往很浅显,孟子的伟大之处在与发现了真理。
   
    上面这一段中,孟子讲明白了行王道的两件事情,首先要富民,要给他们土地耕种,然后要教育他们。当然,还要保护人民,所谓的保民政策便是,保证人民能安居乐业,减少战争灾害。一旦有战事发生,国家要招兵,大量的劳动力要去打仗,所以,人民不能按时耕种,不能养生丧死,这样的话,还谈什么王道,所以保民,让他们有地种,老有所养,小有所教,他们才有可能为了国家而去战斗,王道才能得以展开,才会有“仁者无敌”。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所谓的仁者无敌也就是施行王道。具体一点就是富民,教民,保民。
   --------------------------------------------
   
   
   在浩渺的星空下,在茫茫的夜里,我被抛离、剥落……
   
   
   
   被褐
   文曲星
   
   -----------------------------------------







欢迎光临 两极哲理 (https://lee-philosophy.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