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标题: 七、 在方图上的新发现 [打印本页]

作者: 天茂    时间: 2010-5-30 09:19
标题: 七、 在方图上的新发现
  笔者通过对《易经》“阴阳相交”(即“三”)思想的研究,在卦序问题上似乎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现介绍如下:

  我们知道,易学上还有一个“伏羲六十四卦先天方图”(为说话方便,以后称其为“旧方图”),它排列的方式类似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横、纵坐标轴上均按“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此顺序是使所有阳爻从上往下按二进制进位法则依次变为阴爻),使任意两个八卦上下相叠而成一个方阵。见图11-1、11-2之“旧方图”。由于旧方图所成的方阵具有很强的自然性,所以从中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规律。

[attach]191[/attach]
11-1
纯卦和邻卦在新旧方图中的位置变化


  但是,若按照“阴阳相交”(即“三”)的思想,让纵坐标还按“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而横坐标则依照“乾?、巽?、离?、艮?、兑?、坎?、震?、坤?”(此顺序是使所有阳爻从下往上按二进制进位法则依次变为阴爻),使两组八卦也上下重叠而成一个新方阵,见图11-1、11-2之“新方图”。

  把新、旧两个方图结合起来看,不仅可以找出更多有趣的规律,而且还可以发现过去常说的一些特殊卦象在新旧方图中均占据着特殊位置的现象。

  图11-1和图11-2图示和说明:
  主对角线:左上至右下,在旧方图上共排着八个纯卦;
  从对角线:右上至左下,在旧方图上共排着八个邻卦;
  纯卦:单卦上下卦相互交换后不变,共4对(乾?、坤?;巽?、兌?;坎?、离?;震?、艮?),两图中用虚线框表示;
  邻卦:阳爻与阴爻相邻或相间而成,共4对(泰?、否?;损?、益?;咸?、恒?;既济?、未济?),两图中用点划线框表示;
  重要卦:来自于纯卦和邻卦,由乾坤和坎离相叠而成,共4对(干?、坤?;泰?、否?;坎?、离?;既济?、未济?),图11-2中用粗实线框表示;
  错卦:单卦上下颠倒后不变,也叫对称卦,共4对;
  反卦:两卦的上下卦相互交换,共24对;
  覆卦:两卦上下相互颠倒,也叫综卦,共24对;
  变卦:两卦的阴阳爻正好相反,共32对;
  消息卦:阴阳逐渐递增或递减变化着的一组卦象,共6对;
  …………
  


  [attach]192[/attach]
11-1
4
对重要卦在新、旧方图中的位置保持不变


  
  
  新旧方图中的规律如下所示:
  旧方图的主对角线均为纯卦,故这条线是所有反卦的对称轴;
  新方图的主对角线均为错卦,故这条线是所有覆卦的对称轴;
  两个方图的几何中心●恰好是任何一对变卦的对称中心;
  4对重要卦固定地占据了新旧方图的重要位置(图11-2以粗实线框出);
  十二消息卦在新旧方图中均绕外圈排列且顺序不乱。
  从对角线上还有与主对角线类似的特性,为防止繁琐,暂且不论。




欢迎光临 两极哲理 (https://lee-philosophy.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