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标题: 九、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是很难区分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天茂    时间: 2010-5-12 11:08
标题: 九、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是很难区分的
  事实上,人们对矛盾(即广义的悖论)的接受程度是有条件的。比如在一部非科幻电视剧中,如果同一人同时出现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即被称之为硬伤,是不能被接受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如果在故事情节中没有表现出一定的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则显得没有戏剧性,使人索然无味,丢失了吸引人们继续观看下去的魅力了。

  在哲学上,把可以接受的、可实现的和合理的矛盾称之为辨证矛盾,而不可接受的、不可实现的和不合理的矛盾称之为逻辑矛盾,那么,这二者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呢?或者说两者是如何区分的呢?

  查《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词条为: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对同一个论断既肯定又给予否定的自相矛盾现象;而辩证矛盾则是指在客观现实中,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对立面的统一关系。前者是一种认识上的逻辑错误,应予排除;而后者则是认识对象所固有的,应予正确地反映。

  这个定义指出两种矛盾的主要区别是:一个是认识,一个是事实;一个是人的判断,一个是事物的属性。或者说,逻辑矛盾是对事物认识上的判断失误,辨证矛盾则是正确地阐述了事物的本质属性。

  话虽如此,但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必须通过人的认识来表现,所以若要在一个事实面前真正分辨出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前面提到的“红绿灯悖论”,我们说:“道口上的交通指挥灯既是红灯又是绿灯”,这句话是表示一个判断呢,还是在陈述一件事实?它所表达的是人的认识,还是客观事物的内在属性?是逻辑矛盾,还是辨证矛盾?很难说清。

  备受网友欢迎的《中医几度秋凉》作者艾宁女士是一位法律工作者,按说她应该是一个极端理智型的人。但是,由于出生在中医世家,因此,她的个人经历又不容许她完全理智地对待生活。在《中医几度秋凉》中就曾提到过她这样的一个困惑:
  
  我父母的性格差异很大,比如在财富观念上两人就一直不可调和,父亲吝啬,母亲慷慨。做为他们的后代,我会获得怎样的遗传呢?只有三种可能,一,像父亲,极度吝啬。二,像母亲,十分慷慨。三,中和父母,既不吝啬,也不慷慨。唯一不可能的是,既吝啬又慷慨,因为这不合逻辑。可事实上,不合逻辑的事情真就发生了,我极度吝啬,又十分慷慨。
  同事常对我的下意识行为惊呼:“你怎么往钢笔水里兑水?”领导多次对我发怒:“咱们有的是好纸,你为什么总是用废旧纸的背面给我写报告?”朋友们说:“为什么一说哪道菜剩了扔掉,你就把它全吃光?”我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而我的慷慨比之母亲又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倾其所有,还会代人签字借债,以至有的部门会把救济款发给我,由我慷慨出去。
  
  那么,艾女士在这里说的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既吝啬又慷慨”的现象,是人的认识判断呢,还是在陈述一件事实?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因而它是逻辑矛盾呢,还是辨证矛盾?也是很难判断的。

  看来,要用“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差别来区分可以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可实现的和不可实现的两种悖论或矛盾,是很不容易办到的事情,对此必须另辟蹊径。




欢迎光临 两极哲理 (https://lee-philosophy.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