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标题:
十、 给数学界提一个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天茂
时间:
2010-5-2 10:06
标题:
十、 给数学界提一个建议
当前,整个世界正处于被称为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学科、新观念、新技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各门应用学科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数学这门最大的基础学科在经过了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飞速发展阶段后,近几十年来竟然没有大的理论突破(虽然其进展和应用从来没有停止过),与其他学科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尤其对于纯数学理论研究来说,几乎处于一种停滞状态。究其根本原因,恐怕与数学界一致追求绝对严格、追求绝对完美的思想,即在行动上表现为一致主张消除“悖论”,因此也就不能形成像物理学中“粒子说”和“波动说”那样激烈地争吵后,使大家最后能够统一认识,都来承认“粒子波动说”,从而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理论性愈强的学科,发展愈慢;实践性愈强的学科,发展得愈快,是20世纪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当然也是这样,虽然在理论上停滞不前,但应用上却是突飞猛进,到处开花。
因此看来,要想摆脱数学界目前的困境,惟有打破这种不承认矛盾,总以为数学是一块世外桃园的思想。在具体的做法上,则应该把数学分成大系统和小系统两种类型(划分原则应主要看其内部是否存在链条)。在大系统内,应该承认悖论,接收悖论,重新建立一种具有链条结构形式的系统化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数学理论突破目前的瓶颈,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何尝不是这样:因为哲学家常常考虑终极问题,无限问题,即追求所谓完备性,故常常表现出逻辑上的矛盾和不一致来。而科学解决的是具体问题,现实问题,有限问题,故特别强调实证性和逻辑上的一致性,所以完备性就无须顾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否定了本体论的很大原因,就在于它是一门“科学”。
问题讨论到此,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个结论:科学的形式逻辑研究的是绳子结构,哲学的辩证逻辑适应的却是链条结构。或者说,形而上学可以在链条中的普通环节上大展宏图,但是要碰到关键环节问题的时候,那就非得请出辩证法来解决不可了。
欢迎光临 两极哲理 (https://lee-philosophy.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