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标题:
3945.从模仿到创新
[打印本页]
作者:
王东镇
时间:
2017-11-6 00:24
标题:
3945.从模仿到创新
3945.
从模仿到创新
2017.11.6
我的童年是伴随高士其老爷爷的科普故事走过来的,我的青年时期是实践毛爷爷掌握革命的理论、掌握历史知识、参与三大实践的教诲走过来的,我的中老年时期才开始创新的过程。
在《探索集》里,除了个别的引用和叙述,都是创新和批判的观点,因为重复已经没有意义,教科书和丰富的典籍远比我的阐述精彩。
在我的文章里,可以看到鲁迅的尖刻,文言文的简练,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的哲理,不是来自刻意的模仿,已经深入骨髓。
在水泵厂的时候,厂里有个水泵研究所,主要的工作是解剖、测绘、模仿国外的产品,进行创新。我在木型车间,大量的工作是生产技改件和新产品的木型,对于国人的逆向操作能力印象深刻。
其实,任何创新都以学习、模仿作为基础,没有大量的文学阅读和基础知识,谁都不会写出好的文章。
我们的一生,从小学到大学、研究生,很多精力都花费在既有知识的掌握上,追求的不过是厚积薄发。
我们欣赏德国技术,马克思的著作中却对早期的德国技术大加讽刺。任何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模仿是创新的开始,假冒伪劣之后才会有尖端科技。
有一位教师网友告诉我常在课堂上介绍我的文章,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如果我的文章因循守旧、重复已有的知识,会有这样的效果吗?
《十万个为什么》、《千万个为什么》、《千万个科学故事》、《千万个未解之谜》,都是我读过的科学启蒙书籍。《探索集科技篇》是它们的续集,是我继续科学思考的结晶。
从模仿到创新是质的飞跃。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才有深刻的批判和伟大的创新!
欢迎光临 两极哲理 (https://lee-philosophy.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