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标题: 刘程强: 若非李光耀新加坡不会有今日经济成功 [打印本页]

作者: 春风化雨    时间: 2015-3-27 14:29
标题: 刘程强: 若非李光耀新加坡不会有今日经济成功
2015年03月27日





工人党秘书长兼阿裕尼集选区议员刘程强,昨天以反对党代表身份,在国会向建国总理李光耀致以最高敬意。刘程强说,如果不是李光耀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游走于大国之间,推销新加坡对他们的价值和所能提供的潜在利益,赢得大国领导人的尊重,新加坡不会有今天的经济成功,也不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享有今天的地位和空间。
不过,刘程强认为,李光耀制定政策时虽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做理性判断,但他认为政策的选择和施行,不应当只有理性,还应有人性和感性的考量。以下是刘程强的演讲全文:
“建国总理李光耀是在新加坡独立前后那个风起云涌,国际局势变化莫测的大时代所历练出来的杰出政治领袖。
新加坡这个小岛在当时是个不起眼的小城市,经济上依赖转口贸易,军事上依赖英国军队的保护。当新加坡被逼脱离马来西亚时,我想,没有多少人相信,新加坡能够继续独立和生存下去,更难以想象新加坡会有今天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当时国内建设百废待兴,人民面对失业的浪潮,邻国又对我们不友善。要生存下去,我们必须放眼世界,争取外来的投资,并与国际市场接轨。可是这又面对新加坡可能沦为大国的附庸国,成为大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棋子,而被牺牲掉的风险。
这种高度的内忧外患对李光耀是个非比寻常的考验。如果没有李光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游走于大国之间,推销新加坡对他们的价值,和所能提供的潜在利益,并且获得大国领导人的尊重,我们在经济上不会成功。我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和空间。
一个小国除了国防必须兵强器利,在国际政治上的空间,是维护国家利益,确保国家生存的关键。
在国内,争取国家独立的运动和持续的政治斗争,造成新加坡人高度政治觉醒。在参与政治运动和共同奋斗的过程中,人民和李光耀产生共识,酝酿了共生的关系,也铸造了共同方向和互相信任。这是新加坡能够在一代人,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为第一世界国家的关键所在。所依赖的,不只是李光耀超乎常人的干劲,精力和坚韧的毅力,还有他的诚意。
但是我不认同行动党一党专政的政治格局,是新加坡经济能够迅速发展,社会能够保持凝聚力,维持国家团结的关键,因为不少新加坡人在建国和制定政策的权衡过程中被牺牲,我们的社会也付出了代价。这也造成建国总理李光耀在一些民众的心里成为具有争论性的人物。
虽然他制定政策是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做理性的判断,但政策的选择和施行,不单只是理性,应该还有人性和感性的考量,才能避免在实施政策时,使一些人民受到伤害和积怨,长久累积成为潜伏性的危机,影响人民的团结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从我在国会里和李光耀的接触,我不认为他是一个一意孤行的独裁者。如果你有充足的理由和论证,能赢得他经过细腻思维的政策辩论,我想,他会考虑你的意见。我也知道,他最讨厌讲废话的人,因为他认为时间宝贵,要做的事还很多。
新加坡是个由不同种族组成的社会,各种族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在建国初期,大家都希望在这个新兴的国家里保有优势。如何整合不同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团结人民,建立国家意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有些在建国时期和我们社会背景相似的国家,到现在还面对多元种族和文化的社会矛盾,甚至面临国家分裂的风险。
今天的新加坡,能够不分种族,言语和宗教,团结一致,李光耀功不可没。我仅此向建国总理李光耀致以最高的敬意。”
我不认为他是一个一意孤行的独裁者。如果你有充足的理由和论证,能赢得他经过细腻思维的政策辩论,我想,他会考虑你的意见。
——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



-




欢迎光临 两极哲理 (https://lee-philosophy.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