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哲理

2025年01月22日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海之涛

我对未来"天地人"关系的预测 ( 现在 - 500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6 08: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明白了, 也就是说, 两千年后的今天, 后人都在拿老子的一句话:"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作为他们自己哲学大厦的基石.

也就是说::"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是一个字字是真理, 一句顶一万句的话.  什么都可统共,  这句话就能让后人花费20-30年甚至一生写一部书, 一但这基石只是纸箱, 不是钢筋水泥, 岂不整个大厦将倾?
海之涛 发表于 2010-1-16 08:38
人类的童年和一个人的童年时很类似的,想象力极为丰富。
所以,后来的哲学家搞得再复杂,只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细化罢了!

世界上没有一个字字是真理, 一句顶一万句的话。这种“绝对”观念,是西方思维的偏见。

先生如果不相信“三”的理论,可以拿来证据进行论证。

不过,就我看来,您的“.”、“1”、“o”宇宙法则,也是在“三论”中打转转,没有跑到外面去。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5: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兄, 那就是说您现在已不再粉饰和解释您的"三"论了, 也认为或承认这"三"论有问题, 是吗?

只要您说:"我确实无理由对这"三"论再自圆其说了" 那您就可开始猛烈进攻我学说了, 而且越猛烈越好!
发表于 2010-1-16 2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兄, 那就是说您现在已不再粉饰和解释您的"三"论了, 也认为或承认这"三"论有问题, 是吗?

只要您说:"我确实无理由对这"三"论再自圆其说了" 那您就可开始猛烈进攻我学说了, 而且越猛烈越好!
海之涛 发表于 2010-1-16 15:09
怪不得要说什么“字字是真理, 一句顶一万句”的文革流行语呢!原来海先生的思维一直被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圈圈内,总是脱不出来。

我的观点则是:我从来也不认为世界上有完美无缺、没有丝毫毛病的学说和理论,包括“三论”学说在内。
请看:《似与不似》最后一章的最后一节的标题就是:“任何完整的理论都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4: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在与您开玩笑, 只是我觉得这"三"论有问题,  象王先生的两极哲理就是一个"两"论派.
发表于 2010-1-17 09: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在与您开玩笑, 只是我觉得这"三"论有问题,  象王先生的两极哲理就是一个"两"论派.
海之涛 发表于 2010-1-17 04:46
欢迎海先生对“三论”多多提出批评!真的要是能抓到其中要命的毛病,那可就功德无量了!

在“二”之间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三论”的一个要害部位。请问先生:这个要害有毛病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1: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您说的是什么平衡点? 比如王先生的两极哲理就是阴阳两极, 平衡在哪里? 中性?
发表于 2010-1-17 21: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先生的两极哲理主要讲的是阴阳两极,而“三论”则主要讲的是阴阳两极之间的第三者。下面是“三”的位置:

《似与不似》 第三章 两头与中间 摘要
当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事物的时候,一开始对它的看法总是一会儿偏左,一会儿偏右,只有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入,才能最终接近一个比较“适中”的态度。通过一个不太复杂的数学计算,我们得到这个“适中”点的范围在[1/3,1/2)∪(1/2, 2/3]之内,其精确位置却是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点0.618…。
发表于 2010-1-17 22: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含糊, "四五六............" 怎么样归 "一二三",
"似与不似"的内容? 不知哪段讲了这思想?
海之涛 发表于 2010-1-13 20:46


我也认为这宇宙的所有变化就只有“二”,它就是“阴阳”, 没有所谓的“三”
发表于 2010-1-17 22: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茂 于 2010-1-17 22:37 编辑
我也认为这宇宙的所有变化就只有“二”,它就是“阴阳”, 没有所谓的“三”
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1-17 22:18
说的对!一般人的理解都是如此。连伟人也只是看到了“一分为二”。
但是,几乎所有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都要去寻找那个第三点,否则,事情就无法办成。
正因为那个“三”具有一种似有似无、不可捉摸的特性,所一般的人是很难承认的。
发表于 2010-1-17 22: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对!一般人的理解都是如此。连伟人也只是看到了“一分为二”。
但是,几乎所有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都要去寻找那个第三点,否则,事情就无法办成。
正因为那个“三”具有一种似有似无、不可捉摸的特性,所一 ...
天茂 发表于 2010-1-17 22:23


宇宙没有“三”这回事,是您的执着和被外界的盲目附和所误导,才让您觉得宇宙有“三”这回事耶
发表于 2010-1-17 23: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热闹耶,我也要来玩~
发表于 2010-1-18 08: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没有“三”这回事,是您的执着和被外界的盲目附和所误导,才让您觉得宇宙有“三”这回事耶
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1-17 22:42
如果你承认黑白之间有个“灰”,左右之间有个“中”,夫妻之间有个“子”,天地之间有个“人”,……等等这些事实,那么,就应该承认宇宙间是有“三”这回事的。
发表于 2010-1-18 11: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令人充满幻想。
发表于 2010-1-18 12: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哲人闲思 于 2010-1-18 12:24 编辑
如果你承认黑白之间有个“灰”,左右之间有个“中”,夫妻之间有个“子”,天地之间有个“人”,……等等这些事实,那么,就应该承认宇宙间是有“三”这回事的。
天茂 发表于 2010-1-18 08:40


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想搞清楚,请问:为什么“黑”一定要对上“白”, “左”要对上“右”,“夫”要对“妻”,“天”对“地”?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理由?
发表于 2010-1-18 12: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哲人闲思 于 2010-1-18 12:24 编辑

天茂先生, 我不知为什么叫"一二三", 而不是"四五六", 这是从老子的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来的吧?
海之涛 发表于 2010-1-12 15:01


您猜得不错!

下面的两个栏目,都是讨论“一二三”哲学体系的:

《似与不似》哲学:http://www.lee-philosophy.org/forumdisplay.php?fid=141

一二三大体系哲学:http://www.lee-philosophy.org/forumdispl ...
天茂 发表于 2010-1-13 10:04


我还想问天茂先生,您的哲学和老子的“的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有何关系?
发表于 2010-1-18 12: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29# 天茂


说的对!一般人的理解都是如此。连伟人也只是看到了“一分为二”。
但是,几乎所有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都要去寻找那个第三点,否则,事情就无法办成。
正因为那个“三”具有一种似有似无、不可捉摸的特性,所一般的人是很难承认的。


两极哲理团队很敬仰“三”。

我们认为,这个提法的可贵在于创新精神。
为什么大家习惯“一分为二”,因为那是最基本的分法。“一分为多”,仍然是“一分为二”的具体化、详细化。这里头的基本点是阴阳两极的“2”。
如果把具体对象看作一个过程、一个“局域”,笼统地说,“3”当然是包含在内的一点。精彩的地方在于:人们在过程之内的无数点做出抉择的时候,思路上往往游移在“两极”而心生厌倦等负面情绪,所以这个“3”的宝贵就体现出来了,这是一种新思路,一种超越的精神。是与积极的时代精神相呼应并一致的。

那么现实中的前提也到了一个催生“3”的关口,科技发达、物质充裕,人权和自由的呼声日趋耻辱。我们认为,这个“3”大有可为。这也正是大家在传统的1 或者2 上发展“一二三”体系的初衷之一。
发表于 2010-1-18 1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令人充满幻想。
神秘的小白羊 发表于 2010-1-18 11:51


这个“幻想”就是市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5: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想问天茂先生,您的哲学和老子的“的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有何关系?
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1-18 12:22




是的, 我也同意"哲人闲思"的看法, 天茂先生的"一二三"似乎与老子的完全不同了? 老子的是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就是当事物很多时, 才出现"负阴而抱阳",即阴阳两极.

而天茂先生的似乎"一"就是"道", "二"就是"阴阳", "三"就是"天地人"........

我不知所以?
发表于 2010-1-18 18: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令人充满幻想。
神秘的小白羊 发表于 2010-1-18 11:51

“三”具有某种神秘性,令人充满幻想是很正常的。
发表于 2010-1-18 18: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想搞清楚,请问:为什么“黑”一定要对上“白”, “左”要对上“右”,“夫”要对“妻”,“天”对“地”?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理由?
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1-18 12:07
您说的这些都属于“二”的范畴,世界本来如此,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两极哲理》机构 (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 52903526W )

GMT+8, 2025-1-22 20:10 , Processed in 0.04229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